•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粉巷財經

          每經網首頁 > 粉巷財經 > 正文

          黃河電視去哪兒了?

          粉巷財經 2018-01-19 11:43:55

          每經編輯 秦風    

          “黃河牌”電視機

          最近消絕市場多年的金絲猴(俗稱“窄版”),又現身于街頭。還在濾嘴上印了個頗有氣勢的口號——大圣歸來。

          朋友圈一時被刷了屏,事關記憶和情懷,15元一盒的售價,如今已被炒至20元,也難抵購買者的熱情……

          不過強調一下,吸煙有害健康!只是此種情形勾起了另外一個久遠的記憶——家里的第一臺電視機。

          很多年前,一臺“黃河”牌電視,被小心翼翼地迎進家里。在那個并不富裕的年代,買這么一個家伙,要花掉家里不少積蓄。不過對于孩提時的我來說,興奮自然居多,在之后的很多年里,那樣的感覺是很少再有的。

          如今,那臺伴隨著太多記憶的電視早已“退休”。只是,那臺“黃河”,如今到底去哪了?

          成立三年問鼎行業榜首

          來陜旅游的朋友,順著沿黃公路,幾可賞盡黃河景致及沿途的歷史風俗。

          陜西還有另外一條“黃河”——黃河牌電視。如今說來,已成歷史。別說外省人,即便是本省很多人,也不曾知曉陜西曾擁有的那段輝煌。

          黃河電視,是國營黃河機器制造廠(786廠)的驕子。這家企業,是我國“一五”期間興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是我國電子軍事裝備的重要生產基地,國家領導人也曾數次來廠視察。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根據國家“保軍轉民、軍民結合”方針,黃河機器制造廠響應號召,引進彩電生產線,自此之后,影響著中國電視史的“黃河”誕生。


          與“黃河”一道在陜誕生的,還有兩位兄弟,一個“如意”,一個“海燕”。幾年后,中國電視機年產量近2000萬臺,成為世界之冠。

          而“黃河”與另外兩位兄弟,成為榮耀之下的佼佼者——1987年秋季,全國第一屆彩電評比,集體第一名(設廠成立僅三年);省政府重獎三家企業;黃河彩電獲頒全國首家銷售免檢證書;據說,當時“黃河”等廠還曾派人赴川援建了日后叱咤風云的四川長虹……

          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大背景下,1992年4月,黃河機器制造廠經西安市批準,整體改組為黃河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并將生產民品部分與軍品部分的資產分立,生產民品的資產作為國有法人股,投入到黃河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并對股份公司擁有控股權。

          那個時候的“黃河”,出盡了風頭。從技術到品質,從口碑到市場,一時無兩。

          數據可查,1990年至1992年三年間,黃河制造廠的營收分別為6.97億元、8.42億元、7.2億元,凈利為2984.78萬元、1732.03萬元、2349.62萬元。

          要知道,在上世紀90年代初,凈利數千萬,于今而言,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到了1994年2月,黃河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敲鐘上市。

          誰也不會料到,此情此景竟是這家企業最為輝煌的時刻。

          聯姻長嶺冰箱亦難脫泥淖

          登陸資本市場,“黃河”迎來噩夢。這場噩夢,摧毀了曾擁有的一切。

          上市后,“黃河”似乎有些“忘乎所以”,各種投資項目紛紛上馬——投資1978萬元合資組建江蘇黃河紐士威電器有限公司;投資160萬元合資組建上海黃河電子實業有限公司;投資253萬元在深圳獨資組建深圳黃河電子制冷設備公司等。

          此外,公司投資1837萬元建成電子大樓;投資989萬元建設綜合服務大廈,隨后補充660萬元資金,將其改建為西安“黃河賓館”;投資579萬元用于房地產開發等等……


          張藝謀與鞏俐的第一部商業廣告片《黃河電器》

          到1994年底的時候,外界突然發現“黃河”出現一些不尋常的狀況。這一年,公司主營收入6.54億元,凈利僅為397萬元。與上市前動輒千萬年凈利相差甚遠。

          對于該年的經營狀況,“黃河”如此解釋,“管理有效性不夠,市場銷售運行欠佳,貸款回收不暢,信貸利率提高和物價增長引起采購生產成本上升,主要投資項目的投資回報尚未形成,致使公司94年度經營利潤下降。”

          仿佛是開場便埋下的預兆,“黃河”上市第一年總結的這些因素,始終伴隨著這家公司,直到最后一刻。

          1995年,虧損逾9400萬元,1996年,虧損金額進一步擴至2億元。

          據悉,在1995年的時候,已經面臨諸多經營危機的黃河機電,與廣東某企業開始接觸,后者希望借助黃河機電,開拓西部市場。幾輪下來,雙方基本確立了合作方案。

          此次合作后來因某些原因未能成行。相關方面表示,不會同意廣東這家企業任何形式的資產重組。

          陜西另一家企業長嶺集團,其生產的長嶺冰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是赫赫有名。這家企業于1996年奉命參與重組,聯合成立長嶺黃河集團公司,由長嶺機器廠、黃河機器廠、長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黃河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組成。

          這種如今看來略顯簡單粗暴拼裝起來的新公司,并未起到預想中的效果。“黃河”依舊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虧損(“長嶺”也是深陷泥淖,這是另話)。

          “黃河”之死

          1996年,內憂外患的“黃河”被當年的“小弟”打得暈頭轉向。

          此時,國家放開彩電銷售價格,四川長虹率先發起價格大戰。一場優勝劣汰的戰役打響,這其中的殘酷,即便是外界看來,也是心驚膽顫。關于彩電行業這場持續數年的價格戰,已成為EMBA的經典案例。

          而產能嚴重過剩,庫存難以消化,也成為這場彩電行業價格大戰的催化劑,甚至一度出現彩電論斤賣的情形。

          至此,自上市始便與虧損為伴的“黃河”(中間依靠關聯交易和政府續命有過扭虧為盈),再也撐不住。

          2001年,因連續虧損已淪為ST黃河科,再次將重組提上了日程。一波三折之后,陜西廣電網絡公司獲批,成為接盤方。在一番資產運作后,陜西廣電網絡于2007年實現資產整體上市,成為我國首家全網整體上市的省級廣電網絡公司。

          而那臺黃河牌電視,再也難覓蹤跡,令人唏噓。

          之前與一位民營企業家聊天。他感慨,陜西實業曾屬于第一梯隊,電視有“黃河”、“海燕”、“如意”,冰箱有“長嶺”,洗衣機有“雙鷗”,都曾風靡全國。如今,這些企業都去了哪里?我們的職能部門在這些品牌逐漸消亡的過程中,又做了哪些努力?

          事實上,“黃河”在發展始終,一直受到職能部門無微不至的照顧。或許是這種過于親密的關懷,成為了“黃河”的致命傷。

          作為一家國有企業改制上市的公司,“黃河”從始至終并未建立起真正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化企業運行機制。公司自述的“管理有效性不夠”,其實正是如此。

          作為上市公司,一旦出現虧損,政府便使出渾身解數,一攬子接過去,公司在用人機制、分配機制等經營管理上,均受到外界過多干預。

          這在“黃河”身上,體現尤甚。如今,陜西那些曾經輝煌過的幾個品牌,因種種原因,皆沒于歷史長河,難為外人道也。

          近期,西安發布“龍門計劃”,力爭上市公司數量5年翻番。事是好事,只是希望輝煌的“黃河”多有,沒落的“黃河”不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按摩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亚洲 | 中国国产一级精品片免费 |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综合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