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 2018-01-22 09:31:54
A股市場上,區塊鏈概念板塊行情火爆,連續兩天均有超過10家公司股價漲停,引發監管機構頻頻出手平抑炒作。多數人連基本概念都搞不懂的區塊鏈,為何突然成了資本炒作的風口?
近日,有關區塊鏈的話題“引爆”朋友圈。
A股市場上,區塊鏈概念板塊行情火爆,連續兩天均有超過10家公司股價漲停,引發監管機構頻頻出手平抑炒作;街頭巷尾,從菜市場的大叔大媽到地鐵上的白領青年,圍繞區塊鏈、比特幣的高談闊論不絕于耳。多數人連基本概念都搞不懂的區塊鏈,為何突然成了資本炒作的風口?
54歲的母親和鄰居阿姨最近迷上了區塊鏈游戲“加密貓”,這讓從事銷售工作的林小姐感到不可思議。
加密貓,國內版本叫“云寵商店”。游戲一開始會推出100只“初代貓”,這些貓全部用虛擬貨幣“以太幣”交易。如果買家成功繁殖出稀有品種貓,就可以高價賣出。“云寵商店”上線后交易異常火爆,初代貓被一搶而空,甚至造成了系統網絡癱瘓。“我媽說國外有人一只貓賣出80萬人民幣。”林小姐說,這讓她擔心老人又要掉進類似傳銷的“深坑”。
區塊鏈到底是什么?一個虛擬寵物游戲怎么跟區塊鏈搭上了邊,還讓大家趨之若鶩?
根據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的定義,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通俗一點說,區塊鏈技術指的就是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比如在淘寶購物,交易幾乎都需要經由支付寶“記賬”完成,而在區塊鏈系統中,一旦出現交易行為,系統中的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記賬,系統會評判這段時間內記賬最快最好的人,把他記錄的內容寫到賬本并獎勵代幣,再將賬本內容發給系統內所有人進行備份,保證信息安全。
這項互聯網新技術,被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是“新一代顛覆性的核心技術”。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甚至在內部呼吁“區塊鏈革命已經到來,這是一場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區塊鏈技術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離應用落地真正創造財富還十分遙遠。
“傳統虛擬寵物是保存在游戲公司服務器上的,一旦公司關門,虛擬貓就消失了,但這個加密貓在區塊鏈上,沒有人可以搶走,它就是我的數字財產。”林小姐母親對加密貓的價值深信不疑。
一位上市游戲公司從業者解釋說,所謂“加密貓”就是利用了用戶希望從數字貨幣中獲取收益的心理,炒作目的明顯。“二十年前大家就在文曲星上玩過電子寵物,誰會擔心這個寵物被偷走嗎?所以這類游戲跟養貓沒有任何關系,就是在利用區塊鏈噱頭炒作。”
在北京資配易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家林看來,區塊鏈目前最大的“成果”就是催生了數字代幣經濟,一夜暴富的神話引得散戶紛紛入局。
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瘋狂炒作,產生了巨大的財富效應。據了解,2017年,比特幣價格全年漲幅超過1500%;另一個瑞波幣,價格全年漲幅超過36000%;曾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的以太坊,年內價格漲幅為9162%。但暴漲之后,數字代幣的高風險不言而喻。
在國內,以發行虛擬幣“融資”為名行騙的案例也日漸增多。騰訊方面日前澄清,部分機構和個人打著與騰訊區塊鏈合作的旗號,從事代幣發行或交易相關活動,但騰訊區塊鏈從未以任何形式參與代幣發行或交易相關活動,也未與任何機構展開此方面的合作。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提醒,目前非常活躍的代幣已有兩千多種,各種傳銷平臺超過3000多家,涉案金額非常大。
而隨著區塊鏈概念的火爆,很多上市公司也紛紛宣布涉足區塊鏈業務。
以迅雷為例,自迅雷宣布向區塊鏈技術轉型后,一個多月的時間,股價翻了6倍。國內社交網站人人網在宣布進軍區塊鏈后,股價暴漲80%以上。而此前,它幾乎已淡出人們的視線。在海外市場,宣布與WennDigital公司共同發布數字貨幣“柯達幣”后,柯達公司股價一日內上漲120%,如同枯木逢春。
“不管什么股票,只要沾點區塊鏈的邊就是暴漲。”持續火熱的區塊鏈概念炒作,引來滬深交易所的重點監管。
1月16日,A股區塊鏈板塊再現小高潮,易見股份、恒銀金融、游久游戲、中南建設、北大荒、省廣股份、優博訊等7只個股再度漲停。當日晚間,上交所發布公告稱,認為區塊鏈技術仍處于開發階段,尚難以形成穩定業務,概念炒作跡象比較明顯,個別股票已經出現炒作風險。深交所亦發布公告稱,對于利用區塊鏈概念進行炒作和誤導投資者的違規行為,將及時采取紀律處分措施。隨后,多家上市公司陸續發布公告,主動與區塊鏈概念“撇清”關系,并發布風險預警提示。
“區塊鏈是一種技術,任何一種技術都可能成為雙刃劍。區塊鏈在未來可能會解決互聯網行業中的隱私保護、信用問題,但是其背后的風險不容忽視,所以要特別注重風險防范,對行業加以監督引導。”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認為,現在對區塊鏈的熱潮已經近乎瘋狂,投資者不要盲目投資,區塊鏈技術能夠創造多大價值還有待觀察。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陳雪檸)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