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8-01-22 14:08:56
2017年,九成基金年內收益為正,它們的重倉股自然功不可沒。那么,哪些基金重倉股是最具“賺錢能力”的呢?
2017年A股市場“二八行情”分化明顯,債市跌宕起伏。在近八成個股下跌的A股市場中,仍有近九成的基金(排除次新基金)在2017年內取得了正收益,成功為投資者賺到錢。
那么,2017全年,哪些基金重倉股最具有“賺錢能力”,它對于相關基金凈值增長的貢獻率又有多大呢?
記者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在2017年,排除年內上市的次新股外,3029只個股中共有698只個股在2017全年實現了股價上漲,占比23.04%,“二八行情”分化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在擁有數據統計的3821只公募基金中,共有3307只基金在2017年的“二八分化”行情中取得了正收益。這一方面歸功于基金經理卓越的選股能力,另一方面則是部分基金重倉股的賺錢能力遠高于部分重倉股的虧錢能力。
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2017年,排除年內上市的次新股外,共有1181只基金重倉股為公募基金帶來了正收益,成功為投資者賺錢,占比僅為33.96%;共有2126只基金重倉股在去年全年股價下跌,未能為投資者帶來正收益,占比61.13%。
按照基金在2016年末~2017年三季度末的持股數量以及相關重倉股在次季度的漲幅測算,在2017年成為基金賺錢最大“功臣”的個股是中國平安,該股在2017年累計為公募基金帶來209.08億元的浮盈。
記者觀察發現,中國平安在2017全年累計上漲101.46%,成功實現股價翻倍,基金持有該股的數量龐大,且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到2017年三季度末,基金重倉持有該股的數量已經達到6.81億股,持股市值高達368.83億元,占該股流通股比例為6.29%。
除中國平安外,按照基金在2016年末~2017年三季度末的持股數量以及相關重倉股在次季度的漲幅測算,貴州茅臺、五糧液和伊利股份,也分別為公募基金帶來超100億元的浮盈。具體來看,貴州茅臺、五糧液和伊利股份,分別在2017全年為基金帶來了163.78億元、139.52億元和113.76億元的浮盈。
2017全年,中國平安、貴州茅臺、五糧液和伊利股份,分別累計上漲101.46%、111.89%、136.47%和89.06%。基金在2017年三季度末持有這4只個股的數量分別為6.81億股、4561.83萬股、3.45億股和8.31億股,基金持股市值占流通股比例分別達到6.29%、3.63%、9.10%和13.78%。
具體來看,從2016年四季度末到2017年三季度末,持有中國平安股票數量最多的基金公司一直都是華夏基金。四個季度的持股數量均在9000萬股以上,遙遙領先其他基金公司,按照華夏基金在這四個季度末的持股數量以及中國平安在次季度的漲幅測算,華夏基金在2017年因持有中國平安累計浮盈36.42億元。
觀察白酒的兩大龍頭股,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在2016年四季度末到2017年三季度末的基金持股情況時發現,易方達基金一直是持有這兩只個股數量最多的基金公司,按照易方達基金在這四個季度末的持股數量以及貴州茅臺、五糧液在次季度的漲幅測算,易方達基金在2017年因持有貴州茅臺、五糧液分別累計浮盈23.34億元、20.04億元。
而對于伊利股份,在2016年四季度末持有該股數量最多的基金公司是華夏基金,東證資管緊隨其后。但在隨后的三個季度里,華夏基金有所減持,東證資管一舉成為持有該股數量最多的基金公司,按照東證資管在這四個季度末的持股數量以及伊利股份在次季度的漲幅測算,東證資管在2017年因持有伊利股份累計浮盈22.92億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