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29 23:48:43
“科教強省,人才興川,人才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彼拇ㄊ∪舜蟠?、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囿于先天地理條件,四川和東部沿海地區相比并不具備資源稟賦上的比較優勢,因此必須要依靠人才這個資源,“不僅要繼續引進人才,更要加大科教投入,培育人才?!?/p>
每經編輯 楊棄非、余蕊均
每經記者 楊棄非、余蕊均
“創新驅動發展,那什么驅動創新?人才!”在參加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成都團審議期間,四川省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表示,四川作為教育大省和科技大省,應該抓好、用好人力資源。
作為新一屆省人大代表,這位高校校長對科教和人才有著天然的情懷。“無論是全面深化改革,還是培育新動能,所有的行為都要由生產力中最根本、最活躍的因素——‘人’來完成。”
四川省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 每經記者 余蕊均 攝
自2017年夏天以來,多地接連出臺新政,掀起了一場火熱的“人才爭奪戰”。徐飛對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囿于先天地理條件,四川和東部沿海地區相比并不具備資源稟賦上的比較優勢,因此更要依靠人才這個資源,“不僅要繼續引進人才,更要加大科教投入,培育人才。”
“科教強省,人才興川,人才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徐飛表示,只有從源頭上抓住了“人才”這個核心要素,才能實現經濟強省的建設目標,并在改革中取得突破。
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已是各界的共識。在四川新一年發展布局中,創新的重要性被多次強調——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被視為引領四川未來發展的“一號工程”。梳理四川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創新”一詞共出現了37次。
創新驅動發展,什么驅動創新呢?“當然是人才。”徐飛向記者舉了兩個例子:當比爾·蓋茨被問及離開微軟后是否能東山再起時,他肯定地回答,“只需要100個微軟員工,我就能再造一個微軟”;再看以色列,盡管資源匱乏卻可以成為公認的“創新國度”,靠的也是人才。
人才之于四川有何重要性?在徐飛看來,特殊的地理環境,讓四川和東部沿海地區相比并不具有資源稟賦的優勢,在此客觀情況下,突破點之一就是人。“人才是生產力的根本,又是一種可持續、源源不斷的資源,是需要被善加利用的富礦。”
徐飛特別強調了教育的“優先性”——教育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支撐性,人的素質、水平、能力的高低都取決于教育,四川作為教育大省與科技大省,擁有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優勢,這與人才培養的現實需求恰好不謀而合,因此要用好這些資源條件。
隨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各地都在積極招才引才,地處西部內陸的四川如果要和沿海地區同場競技,就一定要發揮創造性思維。徐飛舉例說,西南交通大學的“海外院長制度”,就是將觸角伸出去,希望通過“以才引才”的方式,將全球的優秀人才引薦過來。這項制度自2013年推行至今,已聘用了27個海外院長,“他們既是服務交大的‘千里馬’,同時還是學校面向世界的‘伯樂’。”
當然,引進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徐飛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今年春季開學后,西南交大就將對新入職青年教師實施“雙軌制”聘用管理。新進教師入校后的前5~6年潛心科研,不上課(頭2~3年)或少量上課(后3年),旨在他們學術生命力、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能做出高水平研究。“一定要尊重人才成長規律,讓人才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
2018年四川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是建設經濟強省的關鍵一年,并首次明確通過抓好“四項重點工程”,來構建經濟強省戰略支撐。
在徐飛看來,四川從“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首先還應該重新審視“經濟”內涵。他表示,經濟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已被賦予新的內涵,而這種內涵應兼有傳統經濟和新經濟的特色,特別是隨著傳統優勢日漸消失,新經濟將成為重點。
“究竟什么是新經濟?”徐飛向記者解釋道,“我認為,對四川而言,新經濟的重點應該包括新科技、新制造、新環保、新消費四個方面。”
徐飛認為,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基因、物聯網和區塊鏈等前沿科技,其中人工智能重要性尤為突出。“這是一場范式革命,是結構的、顛覆性的,并且已從研究領域過渡到應用場景。”
他特別提到此前“阿爾法元”(AlphaGo Zero)戰勝“阿爾法狗”一事,“這是純機器思維對人類的勝利,意味著雷蒙德·庫茲韋爾所說的‘超人工智能’不再是天方夜譚。”徐飛感觸頗深地說道,這提醒著我們要有危機意識,不斷更新和提升對科技的認識。“高科技、深科技、硬科技、黑科技、幻科技等,層出不窮,大行其道。”
在說到新制造時,徐飛表示,除了通常所說的信息化、智能化、高端化外,還應包括自主化,即自主創新研發的能力。雖然四川通過積極的招商引資聚集了很多企業,“但還沒有完全變成自己的東西”,現在應該想辦法做到“并跑”甚至“領跑”。而在這個過程中,科技和人才將發揮重要作用。
對于新環保,徐飛表示,除了大氣治理,還要注重對水土的修復。在他看來,四川是一個農業大省,“四川的自然稟賦不能忘、不能丟。”
對于新消費,徐飛的看法是,隨著消費不斷升級,消費對GDP的貢獻占比會越來越重,四川要把握這一輪機遇,積極發展教育培訓、文娛休閑、康養醫療等消費經濟,同時重點抓好“品牌化”建設,“產品一定要品牌化,品牌要名牌化,名牌要國際化。”
對外靠開放,對內靠改革。在徐飛看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改革、開放和創新三個關鍵詞。“大家都知道,深圳是開放的代名詞,浦東是改革的代名詞,雄安是創新的代名詞。”徐飛說,“對四川來講,究竟哪些方面的改革要與全國保持一致?哪些方面應該發揮引領作用?這是應該思考的。”
記者注意到,此次四川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改革”:如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加強“放管服”改革等等。
徐飛認為,四川人骨子里有著創新改革的基因,“比如廣漢向陽鎮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拉開了農村改革的序幕;全國第一個股票場外交易市場‘紅廟子市場’誕生在成都;西南交大率先啟動的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徐飛表示,應該通過改革試出點東西來。問題在于從哪下手?他的建議是,根據組織行為學“考核什么,得到什么”的原理,四川可以率先從評價體系和機制上進行突破。
“改革有改革的動因,改革更有改革的價值取向。”徐飛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過去很多報告只關注傳統指標,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指標跳升的確讓人癡迷,但也引發了諸如“數字造假”問題。如今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傳統考核內容也應該相應調整,應該對現行評價指標和KPI進行優化。”
如何改?徐飛表示,諸如全要素生產率、科技進步對經濟的貢獻率、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單位能耗、人均收入等,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真實經濟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指標,應納入評價體系,“從質量而非數量上,去反映政府部門的績效,呈現這個地方的發展。”
在徐飛看來,隨著改革的深入,“亂作為”的現象已越來越少,但“不作為”“慢作為”等情況仍然存在,因此急需設計一套與現行發展相適應的評價體系,以調動和激發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源動力,實現“不用揚鞭自奮蹄”。(實習生黃一粟對此文亦有貢獻)
兩會代表手記
老代表說,這屆“新人”不錯
每經記者 江然
是的,用流行的話說,人代會本身就是一個“平臺”,促進信息交流,跨界融合,同時又是一場超高強度的頭腦風暴,一群真實的、擁有獨立見解的人坐在一起,不打官腔,用大家聽得懂的語言談經濟發展、聊民生保障、建言社會治理,共同謀劃經濟社會各方面工作,推動時代進步。
我對兩會不陌生。過去幾年連著跑全國兩會,也在凌晨4點去人民大會堂門口排過隊,等著參加總理招待會。直到這次同吃同住同開會,對我來說,“人大代表”這個身份才顯得更“立體”了起來。
這次我所在的成都團代表共計116人,其中三分之二是“新人”。他們來自社會各行各業,有高校教授、技術人員、政府官員、一線工人等,帶著不同的專業背景,在這個平臺相聚。
這其中包括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和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李毅,以及成都市金牛區區長唐華。
在大會正式開始之前,我并不真正認識徐校長。只覺得他很儒雅,穿著西裝,在餐廳里翩翩走過。當他聲調越來越高、語速越來越快,激動地指著省政府工作報告說,“科教強省、人才興川,這事兒怎么強調都不為過!”時,我深感振奮。兩個字概括我的感受——過癮。
用李毅教授的話說,當人大代表,首先需要一顆“公心”。他是西南財經大學的教授,他說,“每天來這兒,這是履職盡責。” 李毅不想浪費自己和別人的時間,否則他大可回去守著住院的老母親。
當然,代表們不僅需要“公心”和熱血,還得有能力水平,重要的是要拿出建設性的意見。
頭兩天,唐華在會場很專注地聽,第三天討論才開口,思路清晰地說出未來產業發展規劃、社會治理的構思,并逐一對前兩天探討內容進行回應,展現出高度的專業素養和實干精神。
的確,專業是人大代表的必備素養。
昨天開會時,剛好有個老代表打了個總結,說這屆“新人”不錯——履職意識強,思考問題深入,談的還都是都和老百姓生活相關的問題。而作為這屆“新人”中的一員,我希望能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