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中國經濟維持中速增長即可完成發展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31 23:10:41

          未來7年中國應平均保持5.5%的GDP增速,接下來10年保持4%的GDP增速,這一速度相當于金融危機爆發前后韓國的發展速度。但絕對不能出現系統性的金融風險,金融危機會讓經濟發展的時鐘倒撥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每經編輯 李可愚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實習記者 李可愚 每經記者 胡健

          2018年開年,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9%。這讓不少人產生了中國經濟能在未來若干年內重新恢復8%以上增長率,走出“V型”反轉走勢的期望。

          對此,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在2018年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上回應道,目前的關鍵詞應該是平穩的可持續增長。即使未來GDP能維持中速增長,也能使中國達到既定發展目標。

          GDP中速增長對發展較合適

          關于GDP增速,李稻葵解釋說,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曾經做過測算,如果中國能夠從2018年到2050年保持4.1%的增長速度,到了2035年,中國的發展水平用人均GDP測量的話就能夠達到500萬人口以上大中型國家的前三十強,到了2050年就進入前二十強。而保持這樣的發展速度并不難,但關鍵是要平穩,不能摔跤。

          李稻葵繼續表示,具體來說,未來7年中國應平均保持5.5%的GDP增速,接下來10年保持4%的GDP增速,這一速度相當于金融危機爆發前后韓國的發展速度。但絕對不能出現系統性的金融風險,金融危機會讓經濟發展的時鐘倒撥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李稻葵外,還有不少專家在之前發表過對中國經濟10~30年內增長走勢的看法,他們普遍認為,維持GDP中速增長率對于中國經濟發展是比較合適的。

          例如,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認為,未來15年,中國年均經濟增速可能為5%左右,實現15年經濟翻番;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則認為,在2020年之前,中國經濟增速不會低于6.5%。按照這一“L”型走勢,到2027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人均收入也將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中國技術人才優勢明顯

          在此背景下,企業發展的新思路何在?

          隨著近年來中國人口結構進入深度調整期,不少人擔心未來中國既有的廉價勞動力優勢即將消失,中國將無法適應這一局面。

          李稻葵表示,目前,中國的確出現要素價格改變的現象。過去便宜的勞動力現在貴了,勞動力的價格和勞動工資比上漲得非常快,年年超過GDP的增長速度。

          但他同時指出,中國擁有龐大的工程師和技術人才隊伍,和非常完善的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并且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性價比極高,普通技術人員畢業后經過基本訓練即可從事工程設計工作。

          李稻葵稱,美國著名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每年發布的全球大學評估,連續兩年把清華大學的工科教育排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前面,位居世界第一。這一成績不僅為新聞媒體所報道,并且引起了美國高校的普遍關注。

          據他所講,被清華大學超越的麻省理工學院于2017年12月在北京召開董事會,第一次將該會議放到了美國之外召開。在召開董事會期間,該校專門派人前往清華大學進行調研,考察其工科教育水平為何能超過美國頂尖高校。

          此外,在當前全球化日趨深入的大背景下,不少中國企業都在尋找與海外企業和人才進行深度合作的機會。

          李稻葵說,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比較好,要用好抓住當前大好時機,通過全球視野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資源。

          李稻葵介紹稱,目前中國不少企業在一些核心技術的研發上出現瓶頸,而不少西方小型企業家族企業空有核心技術卻無處施展,中國企業可以通過并購等方式與其進行深度合作,補齊核心技術短板。

          “德國的中小企業可能是好幾代人、兩三代人研發一個技術。很多中小企業確實是想出售,他們的原因可能在于傳不過三代。上次我碰到一位女士,爺爺創辦的鑄鐵企業爸爸繼續做,到了第三代沒有兒子,一個女士四十多歲了還搞鑄鐵,她對這個沒興趣,實在難以為繼,然后就賣給了我們的一個民營企業家。國內企業把這些技術買過來,一下子鑄鐵技術就上去了。”李稻葵在現場介紹了一位國內企業家的成功經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GDP 中速增長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 中文有码在线观看 | 永久免费AV无语国产电影 | 亚洲欧美在线一级二级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长视频 | 亚洲成a人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