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09 00:40:32
“一些中小金融機構比較依賴特殊的銀企關系、銀政關系,這恰恰是某些城商行或者中小金融機構承銷規模波動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敝袊嗄暾螌W院教授李永森表示。
每經編輯 王小璟
每經記者 王小璟 每經編輯 姚祥云
2017年債券承銷排名的變化,背后隱藏了何種玄機?為何大型商業銀行排名整體靠前?大型商業銀行在債券承銷當中具備什么優勢?中小金融機構在債券承銷市場會不會有特殊優勢?
針對上述廣受關注的焦點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經管學院教授、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永森進行了專訪,對2017年債券承銷排名變化背后的深層意義展開探究。
NBD:2017年債券承銷排行榜中,為什么排名前五的全是國有五大銀行?
李永森:目前的債券承銷排行榜,基本上符合金融機構在整個市場業務占比的情況。五大行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及其他非銀金融機構相較來看,在資產規模、市場占有情況、營業網點分布等方面優勢較明顯;從歷史發展情況來看,五大行覆蓋面相對較廣;作為承銷商來講,承銷實力也要比其他機構強。
NBD:大型全國性商業銀行在債券承銷當中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李永森:市場承銷的很多債券是全國性發行的。綜合性的、規模較大的商業性銀行的競爭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比如國債,更多是發行在銀行間市場,其中大型商業銀行在這個市場的交易、占有情況優勢明顯。
另外,作為承銷商,承銷債券后,一部分向外發售,一部分自己持有。這兩種情況都要求承銷商有一定的市場規模,而大型商業銀行在這方面占據優勢。
還有一部分債券,流通的市場是不一樣的。比如儲蓄式國債,很多都是在銀行柜臺上交易、發售的,對承銷商的營業網點要求較高。其他商業銀行或非銀機構因此處于劣勢,或者不具備競爭性。
NBD:中小金融機構在債券發行市場當中,會不會也有一些自己的優勢?
李永森:對于地方特征比較明顯的企業債或者地方政府債,區域性特征比較強的中小金融機構,可能會有一些競爭優勢。原因在于,它們可能在區域性的銀企關系、銀政關系上更加密切。
NBD:在債券承銷榜單當中,大型機構相對穩定,而某些中小金融機構排名波動比較大,這是什么原因?
李永森:這個現象就是區域性的銀企關系、銀政關系引起的變化。
具體來講,如果承銷機構剛好拿到區域發行主體的一個單子,那承銷規模就上來了;如果這種特殊關系對應的發行主體,沒有發行或者發行比較少的話,它的波動就會比較大,發行規模就很小了。
這類中小金融機構比較依賴特殊的銀企關系、銀政關系,這恰恰是某些城商行或者中小金融機構承銷規模波動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某些城商行比較依賴地方政府的原因。
而大型商業銀行,承銷對象和承銷單子都相對比較多,這時候,某一張單子對它的整個承銷規模影響沒有那么大,所以它相對比較穩定。
NBD:如何弱化這種“特殊關系”對中小金融機構債券承銷的影響?
李永森:這有賴于將來的市場化改革以及債券發行市場逐漸走向成熟。使得承銷主體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去競爭,其他方面對承銷的影響相對淡化減弱。
完全消除這種因素的影響也是不現實的,不過,通過市場化改革,一些中小金融機構在債券承銷排名方面的波動幅度會逐漸降低。
NBD:您認為,中小金融機構在債券承銷市場應該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李永森:按目前債券承銷排名來看,基本上符合市場化的結果。
未來,我們希望債券承銷過程中,市場化機制的作用越來越強,使得中小金融機構在市場上的成交份額更多地按照市場的原則來分布。
當然,作為中小金融機構,也需要順應這樣的發展趨勢,多練習內功,準備市場化改革帶來的可能趨勢,然后順應這種趨勢來發展自己的債券承銷業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