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28 23:16:55
日前,環保部在沈陽分別召開國家地表水自動站建設工作推進視頻會議與東北片區國家地表水自動站建設推進座談會。這是自去年8月31日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工作動員會以來的第二次全國視頻會議。據悉,在2050個國家考核斷面中,除279個不具備建站條件的斷面外,目前已有727個完成自動站建設任務,占總任務量的41%。根據時間表要求,今年7月底前,基本完成水質自動站建設。
每經編輯 李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畢陸名
為保障監測數據獨立性,地表水監事權上收工作正快速推進,今年7月底前將基本完成水質自動站建設。
日前,環保部在沈陽分別召開國家地表水自動站建設工作推進視頻會議與東北片區國家地表水自動站建設推進座談會。這是自去年8月31日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工作動員會以來的第二次全國視頻會議。
據悉,在2050個國家考核斷面中,除279個不具備建站條件的斷面外,目前已有727個完成自動站建設任務,占總任務量的41%。根據時間表要求,今年7月底前,基本完成水質自動站建設。
環保部介紹,總體建設進度較快,但是,部分地區仍存在自動站建設工作進展緩慢的情況。對此,環保部強調,從5月開始,對工作不力、任務進展嚴重滯后的省份,由環保部與省級環保部門聯合派出工作組,公開進駐相關地市。
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行為一直是環保部關注和打擊的重點,雖然在高壓之下,監測數據造假的情況得到了很好遏制,但是,仍舊難從根本上得以解決。
去年7月,環保部發布通報稱,為降低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數據值,2016年2月至3月,時任西安市長安分局環境監測站站長李森、副站長張鋒勃以及閻良分局環境監測站站長張峰分別進入行政區域內空氣子站,利用棉紗堵塞采樣器的方法,干擾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數據采集。李森還指使兩名臨聘人員被告人張楠、張肖對子站監測系統進行干擾。時任長安分局局長何利民、閻良分局局長唐興民分別指使、授意李森和張峰實施上述行為。
對此,去年6月16日,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李森等7人行為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獲刑從1年3個月到1年10個月不等。
在今年1月的環保部例行發布會上,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表示,環保部狠抓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全面。目前建立的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監督機制以遠程監控與實地抽查相結合,采用飛行檢查、例行檢查、專項檢查等形式,加大環境空氣、地表水監測質量監督檢查力度,對西安空氣監測數據造假案件等人為干擾和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進行嚴肅處理,持續保持高壓震懾態勢。
其中,在地表水方面,正在推進地表水監測體系改革,實施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實現水質自動監測。
據悉,在2050個國家考核斷面中,除279個不具備建站條件的斷面外,目前已有727個完成自動站建設任務,占總任務量的41%。其中,上海、山東、浙江、湖南、湖北、北京、江西等省份建設進度較快,工作任務完成過半。
環保部稱,各省份由省政府發文明確各地市政府作為水質自動站建設的實施主體,將工作納入省政府對地市年度考核內容和各地市年度重點工作,為自動站建設提供有力政策保障。各地還積極協調財政等部門,爭取落實自動站建設補助資金,同時在國家規范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對全省站房建設進行統一設計和具體指導;建立定期調度通報機制,對進度滯后的地方發函督辦;對進度快,成效好的地方通報表揚并推廣經驗,發揮了良好效果。
環保部指出,在此前環保部開展的專項督導工作中還發現了一些突出的問題。建設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部分地市建設資金等準備工作不充分、工作推進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仍然導致自動站建設工作進展緩慢。同時,部分地方還反映,當地有關部門對項目審批耗時過長、過程繁瑣,也是導致整體進度緩慢的原因之一。
此前,一位地方環保系統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動站建設一般是建在較為偏遠的地區,同時,在建設自動站過程中,也涉及一些其他部門的職權,需要作一些協調,需要多部門加強溝通、協調。
其中,作為工作推進緩慢地區之一,云南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強協調和調度,建立通報制度,對進度滯后、措施不力的地區進行全省通報,確保自動站建設工作在6月20日之前全部完成。
為了加快自動站建設,視頻會提出,建立工作群,每周在工作群中報告各站點建設情況和運行情況;建立定期信息調度與公開制度。3月~4月實施兩周一調度,5月~7月將實行每周一調度。同時從2月開始,將每月向社會公開通報各地調度情況;建立視頻會議制度。從4月開始,每月召開一次視頻會議,請工作任務進展緩慢的地市參加。
同時,視頻會強調,建立派駐工作組制度。從5月開始,對工作不力、任務進展嚴重滯后的省份,由環保部與省級環保部門聯合派出工作組,公開進駐相關地市。
據悉,從去年8月起,環保部就已分階段、分步驟開展國家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工作。第一階段是自2017年10月起,全國2050個考核斷面全面推行地表水采測分離模式;第二階段是2018年7月底前,基本完成水質自動站建設,實現地表水“自動監測為主、手工監測為輔”的模式。
環保部介紹,今年1月份,全國2050個地表水監測斷面已全面實施“采測分離”并穩定運行,第一階段的“采測分離”任務圓滿完成。目前,環保部按照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工作安排,正在全力推進水質自動站建設,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對此,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通過上收監測事權,建設地表水自動站,有效規避地方政府的干擾,能夠有效杜絕監測數據造假的情況出現。由于水質監測專業性較強,需要在此下功夫,使監測數據能真實反映環境質量。
馬軍認為,為了保障監測數據的獨立性,此前已有一些地方將自動監測站的運維工作交由第三方專業機構承擔,從實際情況看,水質監測的標準、規范等方面工作需要不斷加強,自動站未來的運營需要更多專業人員,保障數據真實性、有效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