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巷財經 2018-03-07 20:14:47
每經編輯 鶯歌
不覺間,鐘樓旁的開元商城,已陪伴西安人近30年。
6年之前,其母公司收購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其后又從“開元投資(000516 SZ)”更名為“國際醫學(000516 SZ)”。
在醫療板塊動輒30%左右毛利率的襯托下,開元商城所屬的商業百貨板塊,便成了一個隨時都可能被上市公司甩出去的“包袱”。
這不,繼去年欲嫁王府井而不得之后,日前,一則“開元商城擬被銀泰百貨收購”的公告出爐,終于算是向世人發了“婚宴通知單”。
覓得“良婿”銀泰,“嫁入”豪門阿里,或許開元商城的命運轉折之門就此開啟……
覓得“良婿”銀泰?
3月6日晚,國際醫學發布公告披露,擬將其所持開元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元商業)100%的股權,作價轉讓給銀泰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泰百貨)。
公告中提到的開元商業最核心資產,便是其在西安、寶雞、咸陽、安康四市開設的5家百貨商場。
粉巷君(微信ID:nbdfxcj)發現,這5家門店經營業績也參差不齊。參見2017年國際醫學半年報披露數據:
毫無疑問,最早開業的鐘樓店,依舊是開元商業最賺錢的資產。其次,半年凈利潤近1600萬的寶雞店尚可。
而咸陽店和安康店就只能稱之為“慘淡”了。
粉巷君此前到訪過開元商城咸陽店,非周末時間,商場內鮮有顧客身影,許多營業員都站在角落聊天。
上半年有春節支撐,按理說營收狀況應該較下半年好一些。但僅有幾十萬元的凈利潤,勉強維持商場運轉尚可,談不上賺錢不賺錢。
那么,“開元”與“銀泰”的這莊婚事,彩禮的薄厚將如何界定?
目前,開元商業作為資產重組標的的具體價格尚未披露。至于能落到何價位,也只有估值機構評估后,再根據雙方談判確定。
而據投行友人透露,近年來多樁企業并購,大部分都是溢價收購。排除利益輸送等原因,主要看標的優越度,當然凈資產與所處行業都是參考依據。
粉巷君在此羅列幾個數據,各位看官如何判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據國際醫學2017年半年報: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開元商業總資產19.38億元,凈資產5.63億元。
2017年上半年國際醫學實現營收20.53億元,旗下零售業務板塊(主要指開元商業)為其貢獻營收17.09億元,占當期總營收的83.24%。
未嫁王府井反倒是好事
去年,開元商業還曾與王府井(600895 SH)謀劃過一次重大資產重組,但因重組方案內容以及交易協議的相關條款未達一致而終止。
這樁收購案曾在去年“引爆”古城西安。
作為陜西本地老牌百貨公司,開元商業在陜西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認可度。然而,與創立于1955年的“京城第一店”王府井相較,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此前坊間看好此次收購,是因為作為國內一線百貨公司的王府井收購開元商業,意味著,一方面王府井將在陜西這樣的內陸省份拓展業務;另一方面,開元這盤棋或許能被王府井“帶活”。
但最終,重組失敗。
不過在今天看來,這一結果,對于開元商業未免不是幸事。
百貨零售行業資深分析師丁利國告訴粉巷君(微信ID:nbdfxcj),王府井作為傳統百貨公司,此前做過很多嘗試。電商轉型失敗之后,轉做購物中心和奧特萊斯,但總歸還以比較傳統的業態為主。
傳統百貨公司采取“聯營”,即作為“二房東”招攬商家入駐后,再對入駐店鋪收取租金及品牌銷售提成——實際上,這種模式在電商沖擊之下,已沒有多少競爭力可言。
而彼時,馬云的“新零售”概念已經提出,其核心是人以及人背后的流量——不論是商家還是廠家,作為商品的供應渠道都將被“模糊化”,而人以及人背后的流量,將為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互聯網企業帶來各種變現方式。
如此,也為開元商城邁向豪門埋下了伏筆。
“阿里VS騰訊”的西安“戰事”
此次擬收購開元商業的銀泰商業,既是馬云“新零售”的典型案例。作為一家已經被私有化的前港股上市企業,目前阿里對其持股74%左右,處于絕對控股地位。
對銀泰的改造進程,阿里亦是從“客流”向“會員”轉化開始的。
在“客流”中培養出具備支付寶使用習慣的“會員”,這些會員就是互聯網公司商業變現的關鍵節點。
那么這一次,“開元”嫁“銀泰”踏入阿里豪門的收購案,便邏輯清晰了。
在西安乃至陜西省內,開元相對其它商場而言,“客流”還是不錯的。拿下開元,某種意義上講,對銀泰或是其背后的阿里系,意義重大。
換個思路。
我們不妨再捋一捋,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進駐西安的線索。
年初,支付寶與西安地鐵合作達成,讓西安市民體會到手機刷地鐵的便利。而后緊接著,阿里巴巴絲路總部落戶西安高新區。
時過不久,馬化騰空降西安,一系列項目落地之余,最讓普通百姓關注的是公交車微信支付——兩大巨頭已經在西安的公共交通領域展開交鋒。
實質上,在零售業,阿里與騰訊亦“對峙”已久。
通過一系列并購,兩大巨頭都各自都形成了巨大版圖。
此次收購,基本可以看做是阿里“新零售”業態在新一線城市的延伸。粉巷君(微信ID:nbdfxcj)記得,年初阿里宣布旗下“盒馬鮮生”將在西安高新區、曲江新區各開一店。
對標阿里“新零售”,騰訊提出“智慧零售”,布局業態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社交電商,類似于拼多多、小紅書等;生鮮電商,類似于每日優鮮;另外就是持有之前做的比較好的一些企業的股份的方式做零售,如騰訊占股京東21.3%。
目前在西安市場,騰訊前兩種零售業態未見大動靜,但眾所周知,京東X無人超市,不久前剛剛入駐。
若這次收購成功,“阿里VS騰訊”的西安“戰事”,或將增加更多看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