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2 20:18:21
雙流自貿試驗區的航空維修業是其發展服務貿易重點方向之一。3月22日,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在雙流自貿試驗區的新廠房落成投入使用,其年進場修理能力將從原來的150臺擴展到300臺。
每經編輯 梁宏亮
雙流自貿試驗區供圖
每經記者 梁宏亮 每經編輯 楊歡
作為擁有全國第四大航空樞紐的雙流自貿試驗區,做大做強航空維修業一直是其發展服務貿易重點方向之一。去年年底,商務部在征求海關總署等部委意見后,正式批復同意四川國際在雙流自貿試驗區的綜合保稅內開展境內外飛機發動機保稅維修業務。
3月22日,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國際)在雙流自貿試驗區的新廠房落成投入使用,其年進場修理能力將從原來的150臺擴展到300臺。
在四川國際自貿區新廠房正式運營報告會現場,法國駐華大使黎想,美國駐成都總領事林杰偉,法國駐成都總領事滿碧滟,賽峰飛機發動機公司首席執行官Olivier Andries,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董事長柴維璽,深圳航空副總裁肖坤洲,西南民航管理局副局長王堅,省商務廳副廳長于濱,市商務委主任郭啟舟、民航四川監管局局長徐東毅以及雙流區相關領導共同見證了新廠房的投入使用。
新型發動機將進雙流維修
按照以前的通行模式,當境外航空發動機需要在國內維修基地維修時,須先將發動機運輸至香港申報出口,然后再以“修理物品”方式進口該發動機。待境內廠商維修完成后,需再將發動機出口至香港轉移物權后,再報關進口至境內。這種操作模式,被業內人士戲稱為發動機的“香港一日游”。
當發動機維修新廠房落戶雙流自貿試驗區以后,航空發動機將不再需要“香港一日游”,這將為航空公司降低了2%-5%的維修成本,節約了10-14天的往返時間。
四川國際總經理Ricardo Gentil(李凱都)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落戶雙流自貿試驗區的航空發動機維修廠是國內最先進的維修廠,引進了多種先進技術。“目前我們有超過25家的合作伙伴,新的客戶也在不斷增加,最新的一家客戶是EVA航空。”
據每經記者了解,在新的廠房投入使用以后,CFM56發動機之后的新一代發動機——LEAP發動機未來將會進入到雙流自貿試驗區內的四川國際開展維修。而這一款新發動機的重要用戶之一,正是國產C919大飛機。
“不僅如此,除了發動機以外,我們現在還可以進行發動機零件修理,客戶就不用把零件送到國外去修了。”李凱都說。作為發動機維修的客戶方,奧凱航空有限公司副總裁婁春華則表示,隨著LEAP發動機用戶的增加,四川國際未來為LEAP發動機提供全面的MRO服務,有利于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
招商引資的“雙流速度”
而此次建成投產的新廠房,也彰顯了雙流自貿試驗區招商引資的“高速度”——計劃用時28個月的項目,實際用時15個月就完成了修建,經過了6個月的試運行以后,正式投產。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董事長柴維璽表示,四川國際新廠房項目創造了修建時間的記錄。“新廠房正式運營后,四川國際將在自貿區及自貿區海關的政策支持下,繼續享受CFM的前沿科技和來自OEM的先進技術支援,采用最先進的生產設備。”
據了解,為了能夠保證新廠房高效率建成投入使用,海關和檢驗檢疫局針對四川國際項目“量體裁衣”制定監管服務方案,在嚴把監管風險關的前提下,從項目建設、設備調試到項目投運全過程開辟綠色通道,簡化申報手續,增加定制服務內容。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海關在卡口設置了專用的“基建通道”,對主要基建物資、工程設備進出區實施集中備案管理,對備案車輛及物資直接放行;設備搬遷入區時,對國產生產設備或解除海關監管的進口減免稅設備,在企業自愿申請不退稅的情況下,通過“卡口登記”入區并參與保稅加工;項目投產后,推行“內銷選擇性征稅”“總擔保業務無紙化通關”等便捷通關措施和對航材適航證管理實施“先報檢后補證”等便利化施檢措施,給予企業最大便利化措施。
“四川國際正在同步開發新的修理機型、提升修理能力,為不斷引領技術創新,占領科技和管理高地,持續打造高新技術和產業。”柴維璽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