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9 16:32:37
3月27日,舟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浙江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馬國華透露,國際石化基地累計完成投資超過500億元,計劃今年年底年產2000萬噸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投產,第二階段到2020年,另外的2000萬噸也將投產。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要求,馬上謀劃啟動第二波的2000萬噸,在未來的幾年里,漁山島的石化基地至少形成6000萬噸的生產能力。
每經編輯 葉曉丹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楊歡
建設三基地一中心、實現三個一“億”噸。
這是去年9月,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袁家軍在世界油商大會上,針對浙江自貿區提出的未來目標。
在這三個一“億”噸中,就包含了建設以舟山漁山島煉化項目為核心的國際石化基地,實現一億噸煉油能力。
眼下,浙江自貿試驗區即將迎來成立一周年,這些目標進行了多少?
3月27日,舟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浙江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馬國華透露,國際石化基地累計完成投資超過500億元,計劃今年年底年產2000萬噸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投產,第二階段到2020年,另外的2000萬噸也將投產,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要求,馬上謀劃啟動第二波的2000萬噸。
按照這一進度,在未來的幾年里,舟山漁山島的石化基地至少形成6000萬噸的生產能力,距離一個“億”的“小目標”將完成過半。
60億定增+40億綠色債券
浙江自貿區正在加碼國際石化基地建設。
3月27日,浙江自貿區管理委員會與中國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據了解,此次簽約主要就大宗商品貿易交易、重大項目投融資、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海外招商牽線搭橋等事項進行全面合作。
就是在這場簽約會上,馬國華透漏了國際石化基地近階段的工作進度。其中提到的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主要由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石化”)運作。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浙江石化母公司榮盛石化(002493.sz)曾于2017年12月5日公告表示,定增60億將主要用于4000 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
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按照“宜芳則芳、宜烯則烯、宜油則油”,多產芳烴,重點發展芳烴、乙烯、化工新材料、高附加值化學品,兼顧生產需求旺盛的汽油和航空煤油、少產柴油。長江證券的研報認為,煉化項目“少柴油多芳烴”模式有望增厚利潤。
而根據榮盛石化2018年3月28日公告披露,榮盛石化擬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綠色債券,票面總額不超過人民幣 40 億元(含 40 億元),債券期限為不超過 5 年(含 5 年) 。此次綠色公司債券的募集資金擬全部用于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4000 萬噸/ 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
而對于浙江石化項目,招商證券的研報認為,比照上海石化的項目規模和盈利情況,時間適當拉長來看,浙石化一期的平均凈利中樞可能在75-85億元,波動主要受芳烴供給和煉油庫存收益水平影響。
3月27日,舟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浙江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馬國華在簽約會上透露,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要求,馬上謀劃啟動第二波的2000萬噸,在未來的幾年里,漁山島的石化基地至少形成6000萬噸的生產能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簽約儀式上獲悉,針對6000萬噸大煉油項目,目前已有數家銀行批準了對該項目的貸款。
增加20%-30%的收益
3月26日,中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交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原油期貨上市之前,浙江自貿區與上海期交所于3月14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據了解,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是落實國家關于能源安全、金融開放、建立自貿區等重大戰略的重要舉措。各方將依托中國龐大的石油消費市場,發揮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國際化平臺和浙江自貿區的油品全產業鏈優勢,在產品創新和上市、交割倉庫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
舟山當地的一家油品企業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通過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的平臺進行期貨交易,可以套利保值、規避價格風險,多增加了一個交易渠道。
此外,根據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發布通知顯示,六家批復的指定交割倉庫中,其中有3家位于舟山。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業務部副部長校斌表示,“期貨交易所這個業務的開展,能給油庫指定交割戶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同樣的罐容,能增加20%-30%的收益。”
同時,校斌認為,如果上海能源國際交易中心原油期貨交易日漸活躍,交割量不斷增加,就會需要更大的罐容來承接這些交割油,而目前舟山倉儲容量大,未來會有更多的油品儲運基地成為原油期貨指定交割倉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