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萬達業務板塊變局:“燒錢”的網科集團被邊緣化 地產重振旗鼓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02 20:15:55

          萬達集團旗下四大業務集團于近期悄然變更,商業集團更名為商管集團,成立地產集團,網科集團“消失”成為此次業務架構調整最明顯的三大變化。業內人士認為,萬達架構的調整一方面是企業內部的自我改革,另一方面也是外部的各類壓力,在不斷研究市場變動的情況下,通過業務拆分也是希望不斷吻合市場需求。

          每經編輯 張斯 舒曼曼    

          每經記者 張斯 舒曼曼

          每經編輯 梁秋月

          經歷了重資產向輕資產轉變的一系列動作后,萬達近期在業務架構上的動作可謂頻繁。

          4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萬達官網發現,萬達集團旗下的四大業務集團于近期悄然變更,由此前的商業、文化、金融、網科變更為商管、文化、地產、金融四大集團。其中,商業集團更名為商管集團,成立地產集團,網科集團“消失”成為此次業務架構調整最明顯的三大變化。

          作為萬達集團內部進行第四次“轉型升級”的重要成果,成立網科集團作為萬達集團2016年主要成績,一度被王健林非常看重,并提出明確打造中國唯一的實業+互聯網大型開放平臺的戰略定位。時隔一年,雖然王健林曾在2017年年會上表達了對網科集團的“不滿”,但此次網科集團在官網中消失卻“始料未及”。

          對于業務架構調整的具體內容,萬達集團方面未作回應。

          圖片:萬達集團官網截圖

          地產集團“消化”重資產

          事實上,萬達的業務架構調整在年初早已初露端倪。

          王健林在萬達集團2017年年會上明確表示,為了適應轉型,也為了資本市場需要,萬達擬對公司管理架構進行調整。將原來商業地產更名成立商管集團,“成為一個純粹的商業物業持有和運營管理商,使公司戰略更清晰,商業模式更純粹,也為了使市場估值更高”。

          王健林話音剛落,1月29日,騰訊、蘇寧、京東、融創與萬達商業簽訂戰略投資協議,計劃投資約340億元人民幣,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彼時,萬達方面確認,引入新戰略投資者后,萬達商業將更名為萬達商管集團,1~2年內消化房地產業務,萬達商管今后不再進行房地產開發,成為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

          緊接著,萬達商業于2018年2月22日辦理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正式更名為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

          據官網信息顯示,萬達商管集團涵蓋萬達廣場、慧云系統、商業規劃研究院三大子生態,定位為全球領先的商業物業持有及管理運營企業。截至2017年底,已在全國開業235座萬達廣場,2018年計劃開業52個萬達廣場。

          萬達方面曾明確表示,萬達不會退出房地產開發,新成立的地產集團將繼續開發萬達廣場重資產等房地產業務。過去一直強調“去地產化”的萬達此次成立地產集團也值得玩味。

          王健林曾給地產集團定下三大任務:第一要負責消化商管集團的地產業務,原來商業地產還有一些房地產開發業務,地產集團要盡快幫助消化,但利潤歸商管;第二要開發萬達廣場重資產,也不排除純粹搞一些住宅開發;第三,輸出品牌管理。在王健林的規劃中,地產集團“不求做大,主要看利潤”。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表示,萬達架構的調整一方面是企業內部的自我改革,另一方面也是外部的各類壓力,在不斷研究市場變動的情況下,通過業務拆分也是希望不斷吻合市場需求,過去萬達一直嘗試走輕資產的模式,但是從實際情況看,傳統地產業務機會依然存在,所以其通過成立新的地產集團,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萬達的投資邏輯。

          網科集團坎坷邊緣化

          萬達網科科技集團是萬達集團在進行第四次轉型時的成果。萬達網科旗下主要有四大業務板塊:包括數字商業、智慧生活、金融科技和公有云服務。對于萬達網科業務模式的問題,王健林也曾認為,2017年是萬達網科關鍵的一年。

          2016年10月,萬達網絡科技集團從萬達金融集團獨立分拆出來后,專注線上線下融合,打造新一代物聯網模式,旗下有飛凡電商、快錢等產品。在萬達集團2016年工作總結上,王健林透露,2016年,網絡集團收入41.9億元,完成計劃的103%;金融集團收入213.5億元,完成計劃的127.7%。2017年網絡集團收入要達到65億元,金融集團收入達到265億元。

          不過,王健林對于萬達網科的期望卻不僅停留在簡單的收入要求上。按照王健林的規劃,網科要力爭2018年實現整體贏利,2020年利潤過百億,并實現萬達網科的整體上市。但此后,網科集團的業務發展并不順利,還曾被曝裁員的消息,尤其是最核心的零售業務飛凡電商。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飛凡電商與很多傳統零售轉型互聯網遇到的問題相似。如團隊不穩定、商業模式模糊及燒錢虧損嚴重等問題。

          正因如此,王健林對這部分業務頗為不滿,其曾在2017年年會上表示,“要從實際效果出發,不玩概念,不燒大錢。我曾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給了曲德君(萬達網科集團總裁)太多的錢”。

          “電商發展不好,核心原因就是其戰略基于萬達商業生態的需求,而不是基于用戶需求”。在李成東看來,傳統零售商做互聯網耐心不夠,經常業務沒做起來,操盤手就換了一波,飛凡自2014年創立以來已有三任CEO離職。

          綜合來看,網科集團的“消失”外界既感到意外,又認為在情理之中。在2018年1月20日的萬達2017年會上,王健林曾表示,網科集團暫不安排2018年的收入計劃,并將成立新網科公司。“戰略合作確定之后,再來確定業務目標”。當月29日,萬達就宣布引入新的投資者。

          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網科集團“消失”在官網,但目前業務還在照常進行。按照規劃,自騰訊等四家企業入股萬達商業后,騰訊將推進與萬達網科集團的戰略合作。最近的3月19日,萬達網絡科技集團還參加了微信支付合作伙伴大會并受邀分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萬達 業務架構調整 網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1 |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 新sss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素人 | 色婷婷精品青草 | 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