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7 23:38:14
日前,一份《金融街海外(華爾街)高端人才引進崗位需求表》刷遍朋友圈,其中,有9家金融機構面向全球開啟高端人才招募計劃,提供接近50個崗位,而且大多為高層管理和核心技術職位。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姚祥云
“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踏著金融對外開放的節奏,開放中的中國金融業正加快融入世界金融一體化進程,相應人才需求的全球化氣息也愈加濃厚。
記者統計發現,日前至少有9家金融機構面向全球開啟高端人才招募計劃,提供接近50個崗位,而且大多為高層管理和核心技術職位。
這些招聘機構中不乏金融領域重要基礎設施,如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等。記者注意到,其中有8家招聘機構為中國證監會會管單位。
4月17日,一份《金融街海外(華爾街)高端人才引進崗位需求表》在微信群轉發,引發朋友圈熱議,有人稱之為“金融界開始組團全球搶人”。記者獲悉,這其實是北京金融街商會近日發布的會員單位海外招聘需求。
上述需求表顯示,這9家面向海外招聘的金融機構分別是: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大連商品交易所、泰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其中8家均為中國證監會會管單位。記者注意到,上交所面向海外招聘的崗位就多達11個,崗位需求包括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首席風控官、首席戰略官等高級管理層。其中副總經理的任職資格之一為:具有在境外國家級的金融監管機構從事監管工作,在境外交易所或交易型機構從事證券期貨業務,在跨國金融機構從事風險控制、市場研究、信息技術、全球發展等業務的工作經歷。期望到崗時間為2018年6月。
除了面向海外招聘高級管理層,招聘需求中還有核心技術崗位。上述需求表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唯一招聘崗位就是首席技術官(CTO),負責制定交易所集團內的信息技術愿景和規劃,把握總體技術策略和方向,并對重要技術方案和關鍵技術問題進行把關和指導。條件之一為擁有國際性視野,熟悉國際前沿技術領域,在相關專業領域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熟悉金融衍生品市場。福利待遇為談判制薪酬,面議。回國過渡期內提供住房。其他福利待遇按交易所相應標準執行。
北京金融街商會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信息其實在北京金融街商會、全美華人金融協會、亞洲金融協會、以及各招聘單位網站等多渠道集中發布,可以說是牽頭組團引進全球高端金融人才。
當前,中國大幅度放開金融業對外開放,提升國際競爭力。近日,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宣布,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易綱表示,經中英兩國雙方共同努力,目前滬倫通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將爭取于2018年內開通“滬倫通”。
隨著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2017·徑山報告》指出,我國資本市場存在“大而不強”的特征,諸多結構性問題凸顯了資本市場發展與發達國家成熟市場有較大差距。
上述報告指出,金融機構應著力于進一步提升國際化程度。中長期看,有能力的大型國有金融機構和股份制金融機構應明確國際化發展戰略,加強內部管理和業務創新,不斷拓展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同時,應加強與國外金融機構的溝通與交流,加快引進具有國際化視野、長袖善舞的金融人才,在治理結構和思維模式上與國際接軌。
記者注意到,截至2016年底,中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265.11萬人。僅2016年就有43.25萬留學人員回國,較2012年增長15.96萬人,增幅達58.48%。
業內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全球化發展進入新階段,伴隨中國企業“走出去”、人民幣國際化加快,中資金融機構已經具備了進入主流市場的條件和基礎,特別是隨著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政策的超預期釋放,中國的對外投資也將越來越多地和全球經濟緊密融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