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8 21:20:26
4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政策措施,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高質量發展。會議確定了支持企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重點強化高級技師等培訓;對高校畢業生、新生代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廣泛開展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等七個方面的工作。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畢陸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既要有先進裝備作基礎,又要有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提升作支撐。
4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政策措施,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高質量發展。
會議指出,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建立并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以促進就業創業為目標,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提供普惠性、均等化、貫穿學習和職業生涯全過程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并將工匠精神、質量意識融入其中,有利于緩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結構性矛盾、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經濟邁上中高端。
對此,會議確定了支持企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重點強化高級技師等培訓;對高校畢業生、新生代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廣泛開展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等七個方面的工作。
具體包括: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適應產業升級需求,采取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等方式,支持企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度,對企業新招用和轉崗人員開展技能培訓;著力培養高技能人才,重點強化高級技師等培訓。教育部、財政部和人社部要抓緊研究支持企業開展技能培訓、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措施。
同時,對高校畢業生、新生代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廣泛開展就業創業技能培訓。促進職業技能培訓與學歷教育相互銜接;健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技能等級等制度,制定企業技術工人按技能要素和創新成果貢獻參與分配的辦法,鼓勵憑技能創造財富、增加收入;大力發展民辦職業技能培訓,鼓勵企業興辦職業培訓機構。
此外,加大職業技能培訓經費保障,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投入機制。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全部向具備資質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開放;強化培訓質量監管,對職業技能培訓公共服務項目實施目錄清單管理,完善培訓績效評估體系。用更加優質高效的職業技能培訓,打造素質高、創新力強的產業工人隊伍。
有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實施過程中,較為關鍵的一環是在工資待遇上的引導,這樣可以變被動為主動,調動社會參與職業培訓的積極性。
以技術工人為例,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文件就大力提高高技能領軍人才待遇水平、實施工資激勵計劃,提高技術工人收入水平、構建技能形成與提升體系,支持技術工人憑技能提高待遇、強化評價使用激勵工作,暢通技術工人成長成才通道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體意見。
今年2月,人社部副部長張義珍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已經制定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規劃,下一步結合規劃的具體任務項目抓好落實。改革完善技能人才的評價激勵制度,大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進一步暢通技能人才發展渠道,抓好技能人才待遇落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