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群街頭藝人 “彈”出城市溫度的“新氣質”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26 00:19:41

          近日,“成都街頭藝人招募”的消息發出,點燃了“黃克們”的音樂夢想。而對于街頭藝人的包容態度,其背后反映的不僅是文創產業發展,更是一個城市氣質的體現。

          每經記者 謝孟歡    每經編輯 趙橋    

          街頭藝人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寫歌、練歌、彩排,這幾天,參加成都街頭藝人招募的黃克和他的團隊十分繁忙,4月16日,“成都街頭藝人招募”的消息發出,點燃了“黃克們”的音樂夢想。

          “舞臺沒有大小之分,街頭表演是展示自己的重要平臺。”黃克說,他看到的是這座城市的包容,以及城市對街頭藝人的“溫度”。

          “在很多城市做街頭表演,不被趕就很不錯了,更別說專門招募、定點表演了。”黃克告訴記者,留在成都是對的。

          正如中青報評論所說,“一座真正有文化自信和文化智慧的城市,一定會正視街頭藝人的存在。”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而成都,正在以“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從細微之處,釋放著她的“自信”和“溫度”。

          音樂造夢的新機會

          當聯系到黃克采訪時,他所在的“胖達奧普拉(panda opera)街頭藝術家社群”正在為參加“成都街頭藝人招募”的復試緊張地排練著,等了一下午,他才騰出時間來和記者聊了聊。

          “街頭藝人可以持證上崗,可以說給了我追尋音樂的又一次機會”,說到成都本次對街頭藝人招募的活動,他告訴記者,“以前街頭藝人的路大家都走得很坎坷。”

          這種坎坷,不僅來自于家人的不理解,更多的是似乎大家對街頭藝人的看法帶著“有色眼鏡”,總是將街頭藝人定位為賣藝的,甚至是乞討人員,“那不就是街邊賣唱的嘛”。這種刻板印象一直存在于眾人的心中。

          談起街頭表演,另一位街頭藝人小劉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街邊表演不是為了掙錢,更多的是對音樂的熱愛。”但街頭表演不能固定化,是他們最大的困擾,“最怕的就是被趕來趕去。”

          成都此次公開招募街頭藝人、允許街頭藝人持證上崗,對于街頭藝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大福音。

          按照規定,持證的街頭藝人將在成都30個街頭藝術表演試點開展表演活動。街頭藝人除了自己表演的成本開銷外,不需要支付包括場地費在內的任何費用,還可以用打開的琴盒乃至二維碼等方式,向欣賞其表演的游客尋求“打賞”,這也許在以后真的是一個不錯的職業。

          對于這群街頭藝人來說,他們更看重的是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就像黃克所說,“舞臺是沒有大小之分的”,更重要的是能讓音樂與觀眾形成互動,“成都的這次招募,讓街頭藝人能持證在定點表演,我們真的很激動”。

          在黃克和小劉看來,這不僅是對“街頭藝人”的認可,更是城市的包容,傳遞著城市的溫度。

          文創基因的“新氛圍”

          城市的溫度也讓“街頭藝人”招募逐漸升溫。從4月16日到4月20日,共有129名個人及46個團隊報名成功,而這僅僅是報名人數中資料審核通過的,還不到報名總數的一半。

          正如成都市音樂產業推進辦公室(以下簡稱音推辦)相關負責人所說,“先不說最終的效果如何,當成都發出這則消息時,至少就在全國音樂人的眼中有了這樣的形象:那就是成都對音樂是歡迎的。”

          作為音樂行業多年的從業者與觀察者,上述音推辦負責人認為,成都一直是極富音樂基因的城市,“公開招募街頭藝人”最大的作用就是“匯聚人才”,讓成都的音樂基因充分盤活。

          “對街頭藝人的招募,會吸引全國各地的音樂人才,也會聚集各類型的音樂人才,補齊成都的音樂產業鏈。”音推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只有人來了,才能真正盤活成都的音樂產業基因。

          事實上,音樂只是成都文創基因的一個縮影。去年8月,在香港舉行的“成都建設西部文創中心專場活動”上,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表示,“成都正在發展為文創產業的重要城市,成都的文化創意產業,是世界的機會。”

          彼時,在活動現場,來自全球各地文創界“大咖”齊聚,集中簽約14個文創項目,協議總金額達196.46億美元,“成都的文創基因正在受到全球的關注”。

          據今日頭條2017年10月數據顯示,成都的文創以超30億人次的關注度,排名僅次于北京和上海,成為“中國文創第三城”,成都的文化魅力與實力可見。

          就在今年2月,成都繪就了一幅更大的文創“新藍圖”。《建設西部文創中心行動計劃(2017~2022年)》和《成都市促進西部文創中心建設若干政策》發布:到2022年,成都將建成一批具有國家功能性、國際影響力的項目和平臺,天府文化深入人心,實現文創產業增加值超過2600億元,占GDP比重約12.0%。

          在成都街頭寫生的學生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天府文化的“新氣質”

          事實上,對于街頭藝人的包容態度,其背后反映的不僅是文創產業發展,更是一個城市氣質的體現。

          就像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曾說:“街頭藝人作為城市景觀,向市民和游人展示才藝與文化,吸引各方前來親近與感受,體現了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數。”

          全球頂級城市里,街頭藝人早已成為常態風景。在巴黎,深情彈唱的藝人唱出了這座城市的浪漫;在紐約,埋頭畫畫的畫匠描繪著城市的美景。

          “一座真正有文化的城市,應該是舉手投足間都會散發出文化氣質,在大街小巷都彌漫著文化范兒。一座真正有文化自信和文化智慧的城市,一定會正視街頭藝人的存在。”近日,中青報評論《有文化的城市容得下街頭藝人》引來各大媒體頻頻轉發,成都正以其包容的文化態度釋放著城市的生活“溫度”。

          向生活微笑,回歸人本邏輯,這在成都的很多方面都能感受到,以書店為例,大大小小、類型各異的書店在成都隨處可見,從數據來看,成都的書店聚集度一直很高。據《2017~2018中國實體書店業報告》顯示,2017年成都書店數量已達到3463家,居全國第二。越來越多的實體書店進駐,也不斷提升著這座城市的生活美學。

          一座現代化的都市,不應該只有漂亮的現代建筑和傳統建筑,還應有市民和城市、文化和城市的融合。

          就在今天(4月26日),成都街頭藝人招募的復試結果就會公布,首批持證藝人將在今年五一期間帶來街頭表演。對于成都的街頭藝人來說,是幸福的,城市提供了包容的展示平臺;對于成都這座城市來說,這何嘗不是其文化自信、包容氣質與生活溫度的體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更新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色 | 在线午夜精品自拍小视频 |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手机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