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27 20:25:47
自年初蘇寧冷鏈業務進入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南京、成都等八大城市,全國冷鏈網絡進入加速布局階段。針對生鮮包裝痛點,讓用戶收到綠色放心的商品,尋找和研發符合消費者訴求的包裝解決方案,就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
每經記者 夏冰 每經編輯 祝裕
▲攝圖網
極速的送達千篇一律,美好的服務各有不同。這或許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電商巨頭在物流層面較量的焦點。
本月初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發布的《2018“美好生活”智慧零售白皮書》指出,中國正在發生著一場以技術驅動、線上線下一體化、資本合縱連橫、生鮮成突破口為特點的零售變革。
在這場零售變革中,綠色物流行業的前沿科技與產品開始發力變革,這不僅與市民生活緊密相關,更凸顯了綠色環保的概念。
拿O2O智慧零售企業蘇寧來說,其同樣把生鮮看做刺刀,力爭在零售下半場較量中劈開一條血路。日前,《每日經濟新聞》從蘇寧方面獲悉,蘇寧物流聯合灰度環保科技發布了國內第一款冷鏈循環箱產品。這款可折疊、可回收的產品,符合蘇寧一直提倡的共享快遞盒理念,將率先在蘇寧冷鏈網絡中首發,進行場景測試應用,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生鮮消費體驗。
當下,生鮮行業正在迎來快速發展的契機,但消費者也對健康、新鮮、安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目前,生鮮行業存在著快遞包裝“不統一、無標準、非循環”等問題。簽收包裹時草莓變成爛莓,牛肉排骨送到時已完全解凍,網購生鮮后家里扔掉太多一次性泡沫箱等痛點,已經被全社會所關注。
所以,在當下這一波零售創新中,高損耗、低毛利的生鮮產品的難點如何解決,恰恰成為了各家企業不約而同的發力點。
《2018“美好生活”智慧零售白皮書》認為,與其他標準化程度高的品類相比,生鮮差異化較大,而且可以結合現場烹飪、堂食等新消費場景,一旦做好就有希望形成壁壘。白皮書甚至直言,誰能在零售創新戰中領先,生鮮將是最重要的看點之一。
拿蘇寧來說,實際上早在今年年初,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就表示,“生鮮格局正在重塑,要快速搶占機遇,實現彎道超車。”
記者注意到,自年初蘇寧冷鏈業務進入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南京、成都等八大城市,全國冷鏈網絡進入加速布局階段。針對生鮮包裝痛點,讓用戶收到綠色放心的商品,尋找和研發符合消費者訴求的包裝解決方案,就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
據了解,蘇寧研發的這款國內第一款冷鏈循環箱產品就是力爭通過綠色物流解決消費者痛點。這款冷鏈循環箱打破了傳統冷鏈箱的厚重設計,采用可折疊設計方式,滿足了裝載運輸和循環回收上的輕簡需求,保證了快遞服務的簡潔高效。
目前,物流向綠色、智慧化發展早已得到政策的支持。尤其是今年國辦1號文《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首次明確提出電商快遞綠色發展理念,物流行業向綠色可循環發展更是大勢所趨。
記者注意到,自2017年以來,國家密集出臺綠色物流產業相關政策,給出一系列相關扶持政策,力促綠色循環包裝產業解決方案落地,并明確要求到2020年實現可降解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達到50%。與此同時,大數據、大算法、物聯網等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也日益深入和廣泛。在此背景下,政策環境向好、市場需求擴大、行業共識達成——向綠色可循環物流體系升級的天時地利人和已經到來。
目前,物流行業普遍的做法是,各大快遞公司不斷對智能快遞柜進行升級,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進一步解決智能快遞柜當前的痛點,另外,加強對環保循環包材及共享周轉箱的使用,也是綠色可循環發展的一次重要探索。
對此,蘇寧物流研究院副院長孟雷平這樣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2017年推出第一代共享快遞盒產品漂流箱以來,蘇寧物流在綠色包裝生態上的探索和應用開始加速,先后推出了共享快遞盒2.0、牛皮紙膠帶、零膠紙箱、自動氣泡包裝等產品,包裝累計循環近千萬次,累計節約包裝成本達到1200萬。
“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蘇寧物流宣布成立了綠色包裝實驗室。到2020年,綠色包裝實驗室將聯合合作伙伴,投放超過20億個綠色包裝產品,為智慧零售時代的綠色共享之路提供積極有效的行業解決方案。”孟雷平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