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6 00:00:51
國家統計局昨日(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0%,增速比3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分行業看,4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分產品看,4月份,596種產品中有396種產品同比增長。相關專家分析認為,上游原材料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共同發力,使得4月工業表現大超預期。對于年內我國工業發展前景,專家預計,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下,工業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上行階段。
每經記者 胡健 每經實習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畢陸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4月內需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春困”情況下,工業經濟運行出現超預期的表現,成為4月宏觀經濟數據中的一大亮點。
國家統計局昨日(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0%,增速比3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分行業看,4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分產品看,4月份,596種產品中有396種產品同比增長。
相關專家分析認為,上游原材料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共同發力,使得4月工業表現大超預期。對于年內我國工業發展前景,專家預計,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下,工業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上行階段。
記者注意到,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不僅比上月大增,且超過去年同期6.5%的水平。
4月份工業強勁走勢表現受哪些因素影響較大?對此,有專家分析指出,當前,上游原材料產業出現較大增長助推了工業整體表現。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1~4月份工業增加值遠超預期,主要因為采礦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限產力度、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等行業增加值回升幅度較大。
4月份能源生產數據也可以佐證原材料產業推動整體工業走勢的觀點。數據顯示,4月份,原煤產量同比增長4.1%,比上月加快2.8個百分點;原油加工量4958萬噸,同比增長11.5%,比上月加快3.2個百分點。受用電需求增加影響,電力生產明顯加快,發電量510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月加快4.8個百分點。
而在鋼鐵、水泥、化工產品等原材料方面,表現均比較良好。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認為,4月上旬重點鋼企庫存增速降至0.7%,幾近歸零,指向需求持續回暖;4月底,國內水泥市場需求保持穩定。南方地區因積壓需求集中釋放,市場供應稍顯緊張,價格超預期上漲;4月下旬化纖原料價格、PTA產業鏈產品價格均是漲多跌少。價格升、庫存低,均指向需求向好。
此外,記者注意到,除上游原材料產業外,4月制造業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在整體工業走勢中表現也相當搶眼。
數據顯示,4月份,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9.7%,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3.2%,汽車制造業增長11.9%,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9.0%,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2.4%,均出現較快上漲。其中,以汽車制造業為代表的一些行業還出現了兩位數增長。
同時,新技術新產品表現也相當突出。對此,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江源解讀稱,4月份,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增速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高4.8個百分點;新興產品產量增長較快,3D打印設備、生物基化學纖維、單晶硅、石墨烯、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集成電路、智能電視等新興產品呈現兩位數以上快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制造業與新技術新業態的結合已取得一定的顯著成果。以新能源汽車為例,4月份,我國生產新能源汽車8.2萬輛,產量同比增長了82.2%。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利好消息不斷,這無疑為該領域發展的后勁提供了有力支撐。例如,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于5月10日獲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核發的營業執照。在5月3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可能在下個季度,我們就將公布有關特斯拉中國超級工廠的信息,最遲也不會晚于今年第四季度。”
面對當前超預期的工業表現,不少人關心這種向好態勢是否會延續。對此,部分機構認為,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作用下,制造業和工業發展的良好態勢能繼續保持。
例如,中信證券研報認為,今年財政政策的方向為“減稅降費”,全年預計減稅8000億元,降費3000億元,針對制造業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繼續改革和完善增值稅制度,重點降低制造業行業的稅率;對企業新購入的500萬元以下的設備和器具當年一次性在稅前扣除等,以上減稅幅度和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從而提高制造業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經濟結構加快優化升級。緊緊依靠改革破解經濟發展和結構失衡難題,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這些舉措都將極大地促進我國制造業提質增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