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8-05-16 10:04:35
者統計去年68家信托公司年報發現,共有27家公司披露其董事長或總經理(總裁)發生變動,占比約為四成。其中,2017年全年共有24位離任,又有22位履新。2018年以來,已有4位離任、5位履新。
信托業從業人員流動性高,已是不爭事實。然而,自2017年以來,信托業頻繁發生的高管人事變動,成為了“新常態”。
上周,中建投信托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公司總經理劉屹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申請,并經董事會審議通過,目前暫由副總經理譚碩代為履職。
“高管出走”并不稀奇。自2017年以來,信托業高管“人來人往”十分頻繁。僅就信托公司“將(總經理、總裁)”、“帥(董事長)”變動情況來看,《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去年68家信托公司年報發現,共有27家公司披露其董事長或總經理(總裁)發生變動,占比約為四成。
其中,2017年全年共有24位離任,又有22位履新。2018年以來,已有4位離任、5位履新。
具體而言,在上述26家信托公司中,有6家迎來了“將帥雙換”,分別為百瑞信托、華寶信托、華融信托、江蘇信托、陸家嘴信托和興業信托。其中,江蘇信托、華融信托的新任董事長胡軍、沈易明均由公司原總經理出任,現任總經理分別為王會清、葉天放。不過,華融信托年報中亦提示,華融信托董事長、總經理任職資格均尚待批準。
另外,據筆者觀察年報信息,多家信托公司高管職位存在空缺情況。
例如,2017年10月份,華寶信托董事會解聘原總經理王波的職務,總經理職責由朱可炳董事長暫代行使。
湖南信托亦表示,2017年9月27日,因個人原因,劉格輝同志申請辭去公司總裁職務,由公司董事長王雙云暫代履行公司總裁職權。中泰信托總裁周雄辭任也于報告期內離任總裁一職之后,職位暫由副總裁陳乃道代職。而此前多年在華宸信托“擬任董事長”的劉玉瀛也在2017年內被免職。
同樣在2017年遭遇高管職位變動的,還有吉林信托和北方信托董事長一職均“虛位以待”。縱觀過去一年以來離職的信托“將帥”們,仍留在信托業內的寥寥無幾。其中,公開的離職原因中,以應股東戰略發展要求或集團統一安排而產生的人事變動為主,因任職屆滿或年紀等原因退休離職的亦有數位。不過,大部分高管都將離職原因歸于“個人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管密集離職與信托行業轉型大背景疊加相關。高管離職無疑是信托行業轉型壓力的寫照之一。
2017年年底,信托全行業資產管理規模突破26萬億元,繼續維持除銀行業之外第二大金融行業的地位。然而,龐大的行業規模下,“虛胖”的情況亟待治理。信托業如何順應2017年以來金融監管的嚴峻形勢、去通道、去杠桿,滿足更為嚴格的監管要求,將是擺在諸多信托公司面前的重要問題。另一方面,在資管新規正式之后,“剛兌”將真正成為歷史,通道業務也將難以為繼。在失去剛性兌付的光環和通道業務后,如何提高公司整體的資產管理能力和品牌信譽度、留住高凈值客戶,回歸信托本源,亦是今后對信托業的重要考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