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每經記者專訪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李愛民:多數投資人不具備給企業“治病”能力,但可以幫忙介紹“好醫生”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20 19:36:16

          李愛民表示:我們希望被投資企業有這幾個特質:第一,所在的細分領域空間足夠大;第二,已經或者可望成為細分行業的龍頭;第三,企業凈利潤率比較高;第四,未來成長性比較好;第五,在基金存續期之內,能夠退出,為基金帶來較好收益。具體說怎么評價一個項目,我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對企業實際控制人的評價。

          每經記者 王小璟    每經編輯 王可然    

          Webwxgetmsgimg523.thumb_head

          李愛民

          近年來,包括VC在內的私募股權投資持續火熱,創新創業浪潮不斷涌動。那么,創投機構如何挑選企業?創業者又該注意哪些問題?

          5月19日,在成都舉行的2018全球天使投資高峰論壇上,《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就創投、創業等相關話題對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合伙人、高級副總裁李愛民進行了專訪。

          傳統領域也有不少“藍海”

          NBD: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是國內很早的創投機構。作為公司的高管,您是如何挑選企業的?您最看重初創企業的哪些特質?

          李愛民:我們希望被投資企業有這幾個特質:第一,所在的細分領域空間足夠大;第二,已經或者可望成為細分行業的龍頭;第三,企業凈利潤率比較高;第四,未來成長性比較好;第五,在基金存續期之內,能夠退出,為基金帶來較好收益。具體說怎么評價一個項目,我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對企業實際控制人的評價。

          NBD:就行業來說,哪些行業可以稱之為藍海?有沒有您比較偏愛的?

          李愛民:行業方面,我們公司原來一直專注節能環保,現在進行了一些拓展,比如說醫療器械、信息安全等。就我個人的經驗,感覺很難說哪些領域是藍海,哪怕就是在傳統領域,如果某些企業具備了一些非常特殊的技術,就可能在競爭中沒有對手或者很少有對手,在這種情況下,它也能做得非常不錯。

          比如我們最近投的一個項目,屬于管材行業,由于掌握了一項新的技術,使得使用壽命大為提高。它參加的投標基本都能中標,很少有競爭對手。其實管材是很傳統的行業,但是這里面也有機會。所以,對我們來說,更看重項目本身,當然同時也看行業情況。

          NBD:初創企業一般來說發展不是很成熟。您如果決定投資,會從哪些方面來幫助企業成長?對企業來說,創投機構應該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李愛民:我們感覺中國的投資人和外國的投資人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國外有相當一部分投資人,原來是從企業出來的,有創業或者管理企業的經驗,能夠在企業管理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幫助,但是中國投資人基本沒有做企業的經歷。可以說,中國投資人多數不具備給企業“號脈診斷”,以及“治病”的能力。不過,雖說不會“看病”,但是我們可以幫忙介紹“好醫院”、“好醫生”。所以對于投資人來講,我覺得更多的是,通過不斷積累各種資源,為企業提供一些增值服務。

          我們在投資過程中,非常重視投后管理,但我們的主張是,通常情況下,幫忙不添亂,更多的還是要依靠企業自身。

          NBD:您曾經在科技部任職,這段工作經歷對您投資有什么樣的影響?為什么決定開始做投資呢?

          李愛民:我覺得在政府機關工作對我投資幫助非常大。首先是視角的不同,原來在科技部,相對來講,看問題的方法和別人不太一樣,對政府的政策理解可能更深。作為投資人,我認為領會政府政策非常重要,所以這方面有一定優勢。第二,我在機關工作了20多年,了解如何與政府打交道的方式和溝通方法,進而可以幫助我們的被投資企業嫁接相關資源。最后,表達能力對于一個投資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政府機關工作,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得到了很好鍛煉。

          創業要理性,不能糊里糊涂

          NBD:相對于私募股權投資(PE),VC風險更高,退出也相對更難。您怎么看待VC投資成本與收益呢?

          李愛民:PE和VC風險是不一樣的,表面看PE投資于更成熟的企業,風險似乎較小,其實不盡然。對于PE來講,如果IPO政策有調整,對PE的影響非常大。而對于VC,包括天使投資,不一定非要等到企業上市,半截就可以出來。如果有別人接盤的時候,我們先讓出一部分股權,這一段的收益就已經得到保障。

          我覺得在中國,投資一個早期項目從頭到尾可能不現實,階段性出來就可以,賺自己那段錢就行。

          NBD:創投機構從募資到退出,一個完整的投資周期過程中,您認為最重要的一環是什么?

          李愛民:募、投、管、退哪個環節都重要。目前我認為募資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退出。這兩個環節,一個是把錢拿來,一個是退出把錢賺到,這兩頭很關鍵。其實,投資包括投后管理,我認為這兩個環節的問題通過自己修煉和積累是能夠解決的。而募和退這兩端很多時候和大環境有關,僅依靠個人能力無法克服。

          NBD:您如何看待創投機構之間合作與競爭?

          李愛民:其實我認為創投機構之間的合作多于競爭。因為這個行業允許互相之間的聯合投資,和戰略投資不一樣,戰略投資是排他的,而我們聯合投資的情況還是比較多。實際情況,我們和兄弟單位合作比較密切。

          相互合作有幾個好處:第一,可以化解風險,比如一個5000萬的項目,我可能投資1500萬,剩下的找其他人來投資,這樣相互之間可以分散風險。第二,對于項目的把控可以發揮各自專長,投后服務可以發揮各自優勢。比如有的機構財務分析和風險把控能力強,有的機構技術背景強,兩者的聯合投資,就能夠發揮各自優勢。第三,項目可以互相分享,實現資源共享,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們現在和一些合作伙伴就是這么做的:我們提供一個項目給他們,然后他們看到好的項目也分享給我們。

          NBD:作為知名投資人,您對這些初創企業或者創業者,有什么樣的建議?

          李愛民:我覺得要理性創業。要先想一想自己適不適合創業,同時想明白自己為什么創業,如果創業應該如何選擇。

          比如說,你只是想要解決溫飽或者滿足自己的一個愛好,那做什么都可以;但是你如果想的是未來要融資,要上市,這種情況就要考慮什么樣的項目將來可能上市,并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能夠上市。所以就要了解資本市場對某些行業的需求偏好,然后投其所好又結合自己的能力和資源去做,千萬不要糊里糊涂地就去創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18全球天使投資高峰論壇 風險投資 創新創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永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 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