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28 20:19:23
今天下午,一份據稱是“差評”方給出的聲明在業內廣為流傳。這份聲明一出,故事的轉折有點兒大。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鴻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次的車速有點兒快。
今天下午,一份據稱是“差評”方給出的聲明在業內廣為流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撥打“差評”(杭州麻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電話均無人接聽。不過多位行業人士經確認后,肯定了這份聲明的真實性。
聲明內容并不多,記者為大家做了個歸納:1、已經持續展開自查與反思;2、決定主動退還騰訊相關投資,騰訊也已經接受了;3、相關安排還在推進中,有新進展第一時間告訴各位。
講真,轉折也是有點兒大。
5月27日凌晨,“差評”發布了一篇題為《TO BE BETTER》的文章。在這篇文章的140字微博介紹中,“差評君”是這么寫的,“關于以后差評的內容生產,我們制定了這樣一套制度,我想我們需要這些規矩,經得起外人監察監督的規矩。文章很長,不想看我啰嗦的可以直接滑到后三分之一的內容生產制度。同時非常歡迎大家監督我們,發現任何問題都可以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響應。”
在這篇文章里,“差評”不僅一一回應了前幾日大家對“洗稿”的幾篇文章的質疑,還向公眾展示了其現行的內容制作流程,甚至還為自己制作了一套新的內容生產制度,稱將從6月1日開始實施:
雖然這個制度也受到了一些媒體專業人士的質疑,但至少看上去“差評”是要大干一番的。然而時隔一天之后,該公司卻突然發聲明稱主動退還騰訊的投資,這個操作的邏輯也是令人費解。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目前看來最合時宜的處理方式。
知名媒體專家、投資人魏武輝對此的評論是,“騰訊說:我們要查知識產權方面的事,不行我們就要撤。然后他們(編者注:指“差評”)自己親口承認,洗了兩篇稿,并予以拐彎抹角兜兜轉轉的道歉——但總是道歉,就是認錯。他們不退,騰訊也要撤,算是自己找個臺階下。從那封道歉到這個聲明,‘差評’都是在暗示大家:我很牛逼。”
另外一位資深投資人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主動宣布“退錢”的結果是給雙方都找了臺階下,騰訊的“重啟盡職調查”也不用做了。
天使投資人王冠雄則在自己的微博上稱,“其實鬧這么大,騰訊也不可能投了,畢竟五千億美金的超級企業品牌更值錢。‘差評’也是找個臺階下吧。從連發六篇懟天懟地,包括點名了一票大號‘逼宮’,再到急轉彎認慫道歉(雖然滿篇吹自己一臉不情愿),再到‘主動’退還騰訊的錢,這幾步危機公關有高人指點啊。講真,大家都是對事不對人,炮轟的是洗稿本身。”
還有接近“差評”的人士發文表示,事件發生后,自己提了兩個建議:第一,所有歷史文章查一遍,被質疑的文章,若確實有問題,該道歉道歉,不要有僥幸心理;第二,想證明自己很簡單,主動把騰訊的投資退掉。“目前看來,第二個建議是聽進去了,第一個建議,可能只聽進去了30%。”
存在即合理。究竟是不是主動退還投資,我們無從知曉,可能也很難得到答案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投資方“撤資”這件事在行業里并不少見,甚至有的也鬧得滿城風雨,但剛剛公布融資消息就造成市場強烈反彈、幾日之內迅速達成撤資意向的,卻是屈指可數。在這件事上,“差評”也算開了一個先河。
在最新的一篇回應文章中,“差評”方面稱,“我們由于沒有受過媒體這方面的嚴格訓練(傳統媒體的每個作者都要受到嚴格的訓練),所以很多操作方式上,是不合傳統媒體的規矩的”。而“認真想過之后,也和幾位大佬認真討論過后”,他們制定出了一套所謂的新內容生產制度,也就是上面貼出的這套。
“我們希望做更好的自己,也希望這個才誕生沒幾年的新媒體行業,通過我們這次的事件,誕生些有價值的東西。”這家在內容制作團隊上號稱自己“以理科生和90后的應屆畢業生為主”的公司在文章中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