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02 01:05:31
中行發布《關于暫停接受日積月累-日計劃大額贖回申請的公告》:2018年5月31日,日積月累-日計劃已發生大額贖回情況。因此觸發中行于2018年5月31日暫停接受客戶贖回申請。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姚祥云
日前,部分輿論落在中行日積月累-日計劃大額贖回暫停上。5月31日,針對一款實時開放申購和贖回理財產品,中行發布了暫停贖回申請公告,下一交易日可重新申請。
事實上,對于這類實時申購和贖回的理財產品,暫停贖回申請較為常見,尤其是在打新股期間,較容易出現集中申請贖回現象。
這類實時申購和贖回的理財產品說明書也會有暫停贖回申請條款規定,一旦觸發大額贖回相應條款,銀行可發起暫停申請操作。
理財產品的簡明介紹也會有相應風險提示。這主要體現為流動性風險。如投資者只能在本產品說明書規定時間內辦理申購和贖回。一旦出現由于大額贖回或是其他突發事件引起的暫停申購、贖回,可能影響投資者的資金安排。
因此中行理財產品大額贖回以及暫停相應申請都屬于按照協議的正常操作,有經驗的投資者對這類情形較為熟知,并且還會巧妙地錯過扎堆申請贖回的場面。
回顧一下中行的此次暫停申請操作。中行發布《關于暫停接受日積月累-日計劃大額贖回申請的公告》:2018年5月31日,日積月累-日計劃已發生大額贖回情況。根據《中銀日積月累-日計劃產品說明書》中第六條第8款關于大額贖回之規定,我行決定于2018年5月31日暫停接受客戶贖回申請,投資者可于下一交易日(2018年6月1日)重新進行贖回申請。
就在當日莫名形成輿論時,已有部分業內人士指出,大額贖回導致申請暫停的情形在各家銀行都有過。
記者注意到,該款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固定收益市場,為投資者提供類似于活期存款的流動性,產品每工作日開放申購和贖回,收益率每日報價,超過活期存款利率,沒有申購和贖回費,是一款現金管理產品。投資目標是運用盡可能保證資產安全性和流動性的策略,獲取穩健收益。
適宜客戶包括:1.擁有較高流動性要求的閑置資金的個人投。2.希望獲得比較穩定、高于活期存款收益的投資者。3.有投資經驗和無投資經驗的投資者。
《中銀日積月累-日計劃產品說明書》介紹,該產品初次申購起點金額為人民幣5 萬元,高于起點金額以人民幣 1000 元的整數倍遞增;追加申購金額以及贖回金額均為1000 元的整數倍。
該理財計劃成立時間為2009年,屬于中低風險產品。
上述產品說明書在風險提示環節顯示,本產品適合于有投資經驗及無投資經驗的理財客戶和機構投資者。對于個人投資者,如影響您風險承受能力的因素發生變化,請及時完成風險承受能力評估。
對于大額贖回,該產品說明書的申購和贖回部分第8款明確提示:理財計劃存續期內出現以下兩種情況中任意一種,即為發生大額贖回。此時理財計劃管理人有權暫停接受當日贖回申請,下一交易日繼續接受贖回申請。
8.1 任一交易日本理財計劃累計凈贖回申請份額(當日贖回申請份額減去當日申購申請份額)超過本理財計劃上一交易日份額的10%。
8.2 任意連續三個交易日本理財計劃累計凈贖回申請份額(連續三個交易日的贖回申請份額之和減去此三個交易日申購申請份額之和)超過本理財計劃此三個交易日的上一交易日份額的20%。
游覽理財圈發現,這類大額贖回及其暫停在銀行理財中并不少見。
2017年6月1日,哈爾濱銀行“丁香花理財”惠贏凈值型201601期理財產品發生巨額贖回。根據相關規定,經產品管理人哈爾濱銀行根據實際情況研究決定,產品管理人對贖回申請中47793萬份于2017年6月2日予以確認,根據說明書約定的時間支付贖回款項;對贖回申請中的2102萬份于2017年6月5日予以確認,延緩支付贖回款項,但將在實際贖回確認后的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兌付。
某城商行的一款現金管理類理財計劃,屬于非保本浮動無固定期限產品,自2010開始募集,至今存續。記者統計發現,該產品迄今公告大額贖回累積達63次。
理財產品說明及風險揭示書規定了巨額贖回:理財計劃開放期內任一日,若理財計劃當日贖回份額超過本理財計劃上一工作日余額的30%時,即為發生巨額贖回,此時該行有權拒絕客戶的贖回申請。如理財計劃連續三個工作日出現巨額贖回情況,該行有權在下一工作日拒絕該理財計劃的申購與贖回申請。
有資深投資者分析,貨幣基金,基金公司留著做T+0贖回的資金量不大,用完就等明天到賬。如果留多了,收益又變低。暫停實時贖回很正常。
只不過,不同銀行暫停申請的觸發條款各有差異。比如工行“靈通快線”個人高凈值客戶專屬7天增利人民幣理財,單個開放日中,本產品的產品份額凈贖回申請(贖回申請總份額扣除申購總份額后的余額,下同)之和超過上一日產品總份額的15%,為巨額贖回。出現巨額贖回時,工商銀行有權不接受超出部分的贖回申請,并在不超過上一日總份額15%的前提下按比例為客戶進行贖回,超出比例的贖回申請,自動順延到下一工作日處理。
對于大額贖回,產品管理機構為了應對流動性問題而有暫停申請需求,但實際上,某些情形下,廣大投資者可以說也是和資產管理方站在同一個戰壕里,當出現大額贖回時,同樣希望暫停操作。
2017年11月23日,一款債券公募基金因遭某機構大額贖回,次日該基金單位凈值破1,跌幅2.66%。
雖未觸發條款中暫停接受贖回的申請條款,基金經理卻遭受中小投資者廣泛發難:未及時暫停贖回,導致凈值大幅下滑,中小投資者權益受到損害。為此該基金還特意出面澄清。
按照該基金招募說明書規定,當基金出現巨額贖回時,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據基金當時的資產組合狀況決定全額贖回或部分延期贖回。連續2日以上(含本數)發生巨額贖回,如基金管理人認為有必要,可暫停接受基金的贖回申請。
基金大額贖回造成凈值下跌常見原因之一是計算中四舍五入。以某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為例,2016年1月29日該基金凈值為0.337 元,較前一開放日出現了較大凈值波動。次日,該基金遂發布公告解釋,主要原因是1月28日本基金C類份額發生了巨額贖回,根據本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合同的規定,基金份額凈值的計算精確到0.001元,小數點后第4位四舍五入。由于基金份額凈值四舍五入產生的誤差計入C類份額基金財產,導致本基金C類份額凈值發生大幅波動。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額贖回在一定情形下,對于其他廣大中小投資者來說也是避之唯恐不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