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8-06-07 13:24:25
經過半年時間的運作,首批公募FOF業績逐漸出現分化。從今年的表現來看,6只FOF整體未能收獲正收益,平均業績-1.27%。
去年10月~11月,首批6只公募基金中基金(FOF)相繼成立。經過半年時間的運作,首批公募FOF業績逐漸出現分化。在業內人士看來,FOF作為一種長期資產配置工具,短期業績差異并不影響長期配置價值。
由南方、嘉實、華夏、建信、泰達宏利、海富通等6家基金公司管理的首批FOF成立運作已有半年,從投資業績看,截至6月5日,6只FOF成立以來平均收益-0.85%。其中,南方全天候策略A表現最好,收益率為0.83%;建信福澤安泰、華夏聚惠穩健A的收益率為0.62%和0.3%;泰達宏利全能優選A、嘉實領航資產配置A、海富通聚優精選等基金則未能取得正收益。6只公募FOF成立以來業績表現差異較大,首尾相差4.2個百分點。
從今年的表現來看,6只FOF整體未能收獲正收益,平均業績-1.27%。其中,僅有南方全天候策略A以0.15%收益率斬獲正收益,其他5只產品收益率悉數收負。
從業績歸因看,相對保守的持倉策略是南方全天候策略獲得正收益的重要原因。基金一季報顯示,該基金的前10大重倉基金中,貨幣、債券等固收類品種占了一半;海富通聚優精選前十大重倉基金有9只為混合、股票、指數等權益類基金,今年權益市場相對低迷,權益類基金表現欠佳,拖累了產品的整體業績。
業績欠佳、收益不達預期,也導致基金規模增長乏力。北京一位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A類份額一般是前端收費,多面向普通投資者,而C份額為免收申購費,一般是針對機構客戶的。公募FOF的C份額遭遇資金贖回較多,可能是基金成立時有幫忙資金進入,在基金運作一段時間后逐漸退出,也有可能是基金收益率不達預期,使資金逃離。
該市場部人士稱,“對于機構資金來說,公募FOF的收益率可能會與固收類市場收益率對標,如果公募FOF收益率比不上貨幣基金或純債基金,這部分資金有可能會選擇離開。但公募FOF作為大類資產配置的工具,對機構資金是有配置價值的。”
北京一位基金公司副總經理表示公募FOF追求的是長期收益,在基金資產配置上著重資產配置理念,希望對投資風險進一步分散。從基金業績看,公募FOF分散了風險,基金凈值整體波動性較小,看好公募FOF長期的發展前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