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11 13:55:57
昨日晚間,*ST因美(002570,SZ)公告稱,公司日前收到部分經銷商的持股意向函。今日,公司證券事務代表處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關于本次經銷商持股計劃,目前沒有最新的信息,公司只是收到了部分經銷商的持股意向函。
每經記者 陳祺欣 每經編輯 趙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昨日(6月10日)晚間,*ST因美(002570,SZ)公告稱,公司日前收到部分經銷商的持股意向函。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部分經銷商擬與相關專業管理機構簽訂管理協議,以合法方式取得貝因美股票。公司將與相關經銷商商討具體細節,并分析該持股計劃的可行性。
今日(6月11日)早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ST因美,公司證券事務代表處相關人士表示,關于本次經銷商持股計劃,目前沒有最新的信息,公司只是收到了部分經銷商的持股意向函。
雖然不久前*ST因美因2017年年報遭到深交所問詢,并收到浙江監管局的警示函,但目前來看,其仍擁有部分經銷商的信賴。
經銷商持股計劃,是指公司通過增資擴股、協議轉讓、非公開發行等方式吸納其經銷商入股,使經銷商利益與公司利益捆綁在一起,共謀企業長遠發展,同時整合行業資源,強化上下游產業鏈利益共贏,提升企業競爭力。
實際上,經銷商渠道對*ST因美扭轉業績至關重要。*ST因美由于2016年、2017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均為負值,公司股票自2018年4月27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貝因美”變更為“*ST因美”。
*ST因美將2017年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奶粉新政配方注冊過渡期行業秩序持續混亂,公司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渠道商審慎觀望,導致當期銷售收入下滑、同時市場投入費用門檻提高及應收賬款回款不利等。
乳業專家宋亮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提到,貝因美最核心的問題在于市場渠道信心不足,如何修復與渠道的關系,提振渠道信心,是貝因美面臨的一大挑戰。
宋亮認為,經銷商持股計劃實際上是把生產與銷售有力捆綁,形成一體化發展,這種合作模式有利于推動渠道更加專心、用心地去銷售奶粉,這對提振經銷商的信心起了重要作用。
不過,*ST因美在公告里表示,上述經銷商持股計劃尚未確定,在此過程中,上述持股計劃的實施面臨著政策、經銷商本身持股意愿、經濟周期、流動性等諸多不確定風險,公司將持續關注該持股計劃實施的進況。
在經歷了業績持續虧損、股東矛盾升級、內部管理混亂等系列問題后,*ST因美創始人謝宏時隔七年再任公司董事長。謝宏在以董事長身份接受多家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2018年的當務之急就是保殼,扭虧為盈。
*ST因美在2018年的經營計劃中稱,扭虧為盈將成為核心年度目標。配方奶粉注冊新政后的2018年機遇與挑戰并存,公司將抓住配方奶粉注冊制新政和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戰略性機會,著力做好營銷、營運、研發、財務等幾方面的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ST因美虧損達10.57億元。公司今年一季報數據顯示,營業收入為5.44億元,同比下滑35.8%;凈利潤為791.5萬元,同比下滑27.54%;扣非凈利潤呈負值,虧損4074萬元,同比下滑443.85%。如果今年再次虧損,*ST因美將面臨退市的風險。
今日,公司證券事務代表處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8年第一季度期內,公司還是盈利的,在去年大幅下滑之下,公司今年已經有企穩的跡象。不過,對于接下來將采取怎樣的措施提振業績,公司并未給出具體的答復。
由于面臨業績虧損的壓力,此前貝因美曾拋售資產自救,包括出售虧損的牧場、拋售房產等,還暫停了北海兒童奶生產線技改項目。當記者進一步詢問貝因美接下來是否還有資產處置計劃以改善業績時,上述公司相關人士表示,處置資產此前已經公告過了,有一部分做了,有一部分正在繼續推進,暫時沒有新的計劃。
宋亮認為,如果貝因美今年的整體價格體系控制住,同時經銷商渠道信心有所增強,其今年仍有機會實現扭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