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8-06-28 18:39:55
在寬松的貨幣政策背景下,日本央行近年來通過持續買入股票的方式,成為近40%日本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東,持倉規模增70%,同時持有42%的國債,這大致相當于日本全部的國內生產總值。
圖片來源:攝圖網
日本央行已是40%的日企的前十大股東;持有42%的國債,大致相當于日本GDP。
在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下,日本央行持續吃進了多少日本股票?截止去年9月,日本央行買下了日本全部ETF基金的75%。
2010年10月以來(日本央行當時一毛錢ETF基金也沒買),日本央行開始一直買ETF基金,到2016年7月其年度購買目標已經翻倍至6萬億日元。
在此期間,日經225指數從2010年12月以來,已經上漲了89%。可以肯定地說,兩者有關聯。
目前,根據日本央行最新更新的持倉信息,日本央行還在買買買,已經成為近40%日本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東。
據日經計算,截止3月底,日本央行是日本3735家上市公司中1446家的前十大股東(占比約為38.7%);通過買賣ETF基金,日本央行累計持有大約25萬億日元(2270億美元)的股票。基于此,日本央行股票持倉規模接近于東京交易所第一市場652萬億日元總市值的4%。
這意味著,過去一年的時間里,日本央行股票持倉規模增長了驚人的70%。一年前,日本央行還只是833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東。
此外,日本央行現在是 Tokyo Dome、Sapporo Holdings、Unitika 和 Aeon 的最大股東。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辯解稱,日本央行一直買入股票是提升通脹至2%策略的一部分,該行動“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作用”。
但是,瘋狂買入的股票規模,可能會使貨幣寬松最終退出策略復雜化,同時扭曲基本的市場機制。
有人半開玩笑說,永遠不會有“退出”,因為沒有跡象顯示日本央行將會逐漸縮小購買規模或者賣出ETF基金,因為真這么做將會引發歷史性的拋售潮,每個人的求生欲望都很強。假如真是如此,那么日本央行持倉的ETF基金和上市公司股票規模,還將繼續快速擴大,日本經濟全面國有化將是QE(量化寬松)的終局。
債券呢? 日本央行同時稱,現在持有41.8%的日本債券,大致相當于日本全部的國內生產總值。
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廖志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