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8-07-03 10:31:16
中國人壽昨日收盤價為21.52元,年初至昨日漲幅為-28.15%;中國平安昨日收盤價為55.22元,年初至昨日漲幅為-19.58%;中國太保昨日收盤價為29.77元,年初至昨日漲幅為-28.13%;新華保險昨日收盤價為40.95元,年初至周日漲幅為-41.67%。
昨日,在大盤走低的情況下,保險股均飄綠。《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梳理顯示,年初至昨日收盤,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4家險企的股價均出現下跌,平均下跌29.38%。
經過年初以來的調整,上市險企估值開始探底,加之今年“開門紅”以來,業績逐漸向好,因此多家券商機構紛紛看好后市保險股走勢。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期包括方正證券、中銀國際、招商證券、申萬宏源、群益證券、平安證券等10余家券商紛紛好看后市保險股,多家券商認為目前保險股估值處于“歷史低位”。
無論是前5個月還是5月份單月,四大上市險企合計保費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從前5個月來看,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4家險企合計實現保費收入8789.52億元,同比增長12.23%。
從5月份單月來看,4家上市險企壽險業務保費達815億元,同比增長12.45%。
從業務質量來看,4家上市險企中,平安壽險2018年5月份實現保費收入303億元,同比增長22.13%。從業務結構來看,續期業務為保費增長主力軍,5月份續期保費206億元,同比增長30.59%。
太保壽險5月份實現保費124億元,同比增11.68%,近幾月增速基本保持平穩。從累計保費來看,前5個月增長17.84%。太保壽險個險渠道占比高,為公司帶來高新業務價值率,其今年一季度公司代理人渠道保費占個人客戶業務已高達93.67%。
新華保險5月份實現保費76億元,同比增長17.54%,延續上月較快增速增長。從累計增速來看,前5個月累計保費增8.91%,呈逐月改善趨勢。另外考慮到新華保險過去主動進行保費結構轉型,2017年放棄了銀保躉交部分,并加大個險渠道建設及期交業務等保險管道,今年為新華保險轉型收獲期,轉型成果將陸續釋放。
中國人壽5月份實現保費312億元,同比增長3.65%,從累計保費來看,前5月累計實現保費3071億,同比增長2.88%,繼續實現正增長。國壽今年年初定調的目標是不負增長,且隨著開門后之后基期走低,后續保費正增長有望有持續性。
從上市險企產險業務來看,5月份平安產險與太保產險實現保費收入277億,同比增長10.43%。隨著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的持續深入,車險市場競爭更激烈,但大型保險公司在定價、核保、科技應用水平等方面均具有優勢,未來強者恒強格局依舊有望延續。
“整體而言,四家上市保險公司5月份壽險保費均實現較快增長,后續在基期走低的背景下新單有望恢復增長,保費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產險仍保持較高行業景氣度,5月份雖然增速有所下滑,不過后續在非車險的帶動下依舊有望實現較快增長”,群益證券分析師廖晨凱認為。
業績持續向好,股價已經超跌,使得險企估值有望迎來“底部”。
從目前的股價來看,中國人壽昨日收盤價為21.52元,年初至昨日漲幅為-28.15%;中國平安昨日收盤價為55.22元,年初至昨日漲幅為-19.58%;中國太保昨日收盤價為29.77元,年初至昨日漲幅為-28.13%;新華保險昨日收盤價為40.95元,年初至周日漲幅為-41.67%。
方正證券分析師左欣然認為,當前上市險企估值回落至2014年上半年估值底部,但今時不同往日。2014年上半年貨幣政策放松,市場普遍擔憂出現長期低利率環境,而費率市場化下保險成本的抬升將帶來難以逆轉的利差損。但今年情況有所不同:一是長端利率自一季度觸及3.9%高點后便有所回落,流動性邊際寬松但利率并不存在長期下行基礎;二是2014年全球貨幣寬松,我國進入“寬信用、寬貨幣”時期。當前美國處于加息軌道,全球貨幣政策趨于正常化。基于此,對于因擔憂利率下行造成險企利差損的市場預期并不能成立,行業估值亟待修復。
申萬宏源研究員王叢云認為,當前保險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中低位,悲觀預期出清下估值向下空間有限;展望下半年,伴隨新單基數走低、其余競爭理財型產品收益率下行和代理人隊伍逐步穩定擴張,預期保險板塊估值逐步修復。
平安證券研報也認為,四大上市險企內含價值穩健增長,估值將步入修復通道,不論與歷史相比或者與海外險企相比,當前保險股的估值處于明顯的低位,負債改善投資企穩的狀況下,下半年將步入估值修復通道。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