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08 23:56:56
每經記者 宋雙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剛剛過去的2018上半年,廣大公募基金的收益率并未延續去年的高歌猛進,除了個別重倉景氣行業的基金業績走高,其他基金基本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尤其是7月以來,A股市場震蕩不減,基金短期業績仍然承壓,引發了部分持有人的擔憂。
但公募基金的優勢其實在于長跑。如果將時間軸拉長,多維度的統計數據可以明確地告訴廣大投資者,不論是抄底還是抄頂,公募基金的短期虧損只是一時的,長期賺錢效應幾乎是不可動搖的;當前2800點下方,更是買入的好時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2018年7月3日為截止日期來計算各類A股投資基金中、長、短期業績表現,分別取近1周回報、近1月回報、近3月回報、近6月回報、近1年回報、近2年回報、近3年回報、近5年回報、近10年回報、成立以來回報進行比較。
根據Wind分類,A股投資基金可以分為兩大類,主動型和被動型。其中,主動型基金分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偏債混合型;被動型基金分為被動指數型和增強指數型。這七類基金就是記者比較的目標(掃描文末二維碼,即可查看詳細計算數據)。
計算結果顯示,如果按照近1周各類產品平均回報來看,暫時只有增強指數基金虧錢。但不論是近1月、近3月還是近6月,各類基金凈值都處于回撤狀態。這當然與同期A股走勢密不可分,但期限也確實非常短。
如果拉長到近1年的數據,靈活配置型基金已經賺錢了;拉長到近2年,除了被動指數型基金,其余六大類基金都是賺錢的。
按理說,2年還算不上中長期投資。那么如果按照近5年和近10年回報來看,情況更讓人振奮:六類基金的平均收益全部為正;靈活配置型基金的10年收益率更超過100%。
近5年表現亮眼的銀華中小盤精選、興全輕資產、諾德成長優勢、匯添富消費行業、交銀阿爾法等,收益都超過200%;近10年當中,易方達中小盤、銀河競爭優勢成長、興全社會責任、嘉實研究精選A的收益更是翻了3倍。
請注意,這還是最簡單的傻瓜持有,沒有任何擇時,不增持不減持。如果在5年、10年的周期,適當配合定投手段,那么收益率達到1.5倍甚至2倍也是很有可能的。
低買高賣是投資的永恒定律。巴菲特最有名的一句話叫做“別人恐懼我貪婪”。如果你不把下跌看成是危險,而是機會,那么中長期來看,收益更加斐然。
過去A股20年最出名的三次大底,分別是2008年10月28日1664.93點、2013年6月25日1849.65點、2016年1月27日2638.3點。假設這三次都買入持有至今,持有期分別為10年、5年和2年,依然按照上述七類基金計算,那么收益率會有多少呢?
從計算結果來看,抄底效應十分明顯。不論你持有哪類基金,在哪次大底進入,持有至今都能擁有不菲的收益,且平均收益率隨持有時間增長而增多。2008年抄底進入的,平均收益率全部翻倍;靈活配置型平均收益率高達172.05%,更有收益高達428.73%的產品。而2013年抄底進入的,平均收益率也都超過了50%,最高的是普通股票型基金,達到91.99%。如果是2016年抄底進入的,那么平均收益率也大多在兩位數以上,表現最好的是增強指數型產品,達到23.67%。
如果你是在市場大熱的時候才想起要投資,別人貪婪的時候你也貪婪了,結果買在最高位,那么持有至今又是怎樣的一個結果呢?
數據統計發現,即便是11年前A股大頂6124.04點買入,只要能夠扛過向下趨勢,持有到現在,結果竟然沒有太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取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點以及2015年6月12日5178.19點兩次大頂來分別計算,持有期分別為11年和3年。
6124.04點買入持有至今,有五類主動型A股投資基金平均收益為正。偏債混合型平均收益達到45.15%,平衡混合型為19.21%。兩類股票倉位最高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率分別為6.54%和7.93%。但被動投資的指數型產品因為完全跟蹤指數,盡管A股市值發生變化,但當前指數點位較6124點還有一定差距,因此11年收益率皆墨,增強型好于被動型。
再來看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大頂,2015年6月12日的5178.19點。由于離現在剛剛過去3年,所以不論主動還是被動,收益率都還是挺慘的,時間換空間還沒能換得過來。
上面的統計數據再次印證,抄底的收益率要遠高于抄頂。不論抄底還是抄頂,這些都屬于極端情況,也許你眼下最關心的是在當前點位,2800點下方是否是入場好時機?
我們就以2014年和2016年的2730點左右至今,持有期分別為4年和2年,計算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
2014年12月3日2733.87點,買入持有七大類產品至今,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靈活配置型、增強指數型平均收益率都在30%,其中還不乏收益率超過1.3倍的。
相比之下,2016年6月26日2729.85點,買入持有七大類產品至今,表現最好的是增強指數型基金,平均收益達到14.4%。其他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均收益率為9.4%和5.27%。
由此可見,2800點下方進場,即便是中期持有,賺錢效應也是非常充足的。
總之,唯有理性投資,相信公募基金的長期賺錢能力,選擇靠譜的產品,給予合理預期和一定時間,才能夠不為短期波動所困擾,甚至把短期的下跌看成逢低建倉的機會,而并非恐慌出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