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23 23:06:34
7月22日,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誕生已滿百日。100天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行以致遠的重要開始。“萌芽”時期,是形成自貿區(港)建設總體思路的關鍵時期。那么,在這從無到有的100天里,還處于“萌芽”階段的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做了哪些事情?
每經記者 梁宏亮 每經編輯 畢陸名
圖片來源:新華社
4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宣布了一件大事: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從全球范圍來看都是史無前例的。當這一命題擺在海南面前時,海南首先需要做的是,結合全島的區域特點來劃分出不同的功能區域、布局不同的產業,尋找突破口和著力點。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提出的建議是,海南南北兩極率先突破,形成帶動效應;旅游業、現代服務業率先突破。
7月22日,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誕生已滿百日。100天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行以致遠的重要開始。“萌芽”時期,是形成自貿區(港)建設總體思路的關鍵時期。那么,在這從無到有的100天里,還處于“萌芽”階段的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做了哪些事情?
位于島北的海口市是海南最大的交通樞紐中心和省會。作為海南省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椰城”海口在海南全島自貿試驗區(港)的建設過程中所扮演的地位不言而喻。在自貿試驗區(港)建設起步之時,需要在這里設置一塊“試驗田”,為全島自貿試驗區(港)的建設提供先行先試的經驗。
于是,6月3日,海口江東新區宣布成立,其將作為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點先行區域,努力建設成為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集中展示區。這片位于海口市東海岸的區域,總面積約298平方公里,分為東部生態功能區和西部產城融合區。域內既包含有國際重要濕地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包括臨空產業園片區、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片區、桂林洋高校片區及沿江生活片區等。
江東新區的目標是,重點打造世界一流的零碳新城、彰顯中國文化海南特色的靚麗名片、城鄉一體和諧共生的中國示范和全球領先的生態CBD,確保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為全球企業和高端人才提供功能完善、環境優美、要素集聚、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
目前,江東新區的規劃建設工作已經開始啟動。日前,《海口市第三次土地調查實施方案》印發。方案要求,開展江東新區自然資源調查,全面掌握各類自然資源的權屬、分布、面積等情況。此外,江東新區概念規劃方案也于今年7月正式邁入實地踏勘階段,10家入圍團隊進入江東新區,實地了解新區的“家底”。
除了成立江東新區作為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最先突破口,在跨境電子商務領域,海口也迎來了新的契機。7月13日,國務院決定在海口等22個城市新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據了解,海口將嘗試跨境電商運營新模式,實現市內O2O線下體驗店跨境電商商品即買即提。并利用電商企業海外倉資源,通過跨境直購通關模式,在海口綜合保稅區通關配送。
自由貿易試驗區(港)成立后,海南十分重視招商工作。5月20日,海南百日大招商活動正式啟動,確立了五項重點招商任務。其中包括引進總部企業,以及支持引進規劃、建筑工程、建筑設計、法律、會計、知識產權、醫療健康、廣告、影視、會展、咨詢、培訓、檢測認證等。
位于島南的三亞,將目光投向了總部經濟和金融產業。6月,三亞市印發了《三亞市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暫行辦法》,對經認定的總部企業將給予開辦補助、經營貢獻獎勵、管理人員獎勵、辦公用房租房補貼等九大類扶持政策的支持,其中總部企業落戶開辦補助資金累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金融產業方面,6月16日,海上絲綢之路金融總部基地在三亞揭牌。三亞市委副書記、市長阿東表示,三亞將爭取探索推進離岸金融發展,大力發展普惠金融、互聯網金融、綠色金融等新型金融業態,引進外商獨資或控股的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托、資金管理等金融企業。
此外,旅游服務行業是三亞在發展服務貿易方面最具資源稟賦和基礎的產業。自貿試驗區(港)成立后,三亞也確定了更加明確的旅游業發展思路,就是通過打造一批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又具有吸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國際文化旅游品牌,讓三亞成為國際旅游消費中心。
不過,從三亞乃至海南全省來看,旅游業“國際化”目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2015~2017年,入境游客(含過夜)人次占比依舊偏低,三年間接待的入境游客人數分別為60.84萬人次、74.9萬人次、111.94萬人次,占總游客人數的比例分別約1.14%、1.24%、1.66%。
對此,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前不久建議,海南把工作重點放在“試驗區”上,不拘泥于“自由貿易”,解決海南發展中特別是三亞旅游國際化、開放、體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而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的觀點是,要以“大旅游”布局“大三亞”。他提出,要研究現代旅游的基本內涵,促進陸地旅游與海洋旅游相融合。
不管是新區的建設,還是招商興業,自貿試驗區(港)的建設始終需要人才的支撐。當前,海南所面臨的是,重大發展機遇下人才仍然存在較大缺口。
為了攬“才”,海南在成為自貿試驗區(港)后推出了《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并跟進發布了《海南省2018年度高層次人才需求目錄》,作為“行動計劃”的進一步落實和細化。根據該目錄,海南將面向國內外提供省內101家用人單位1530個高層次人才工作崗位,其中,教育和醫療行業的人才需求最大。
對于教育和醫療行業人才的渴求,不僅在海南全省的“人才需求目錄”中,從市級的配套政策中,也體現出了這一點。在《三亞市落實“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5年)》中就提出,將實施“銀發精英”匯聚計劃,支持行業主管部門和用人單位主動對接國內發達省市教育、醫療機構,采用退休返聘等方式吸引使用70周歲以下大師級人才、65周歲以下其他高層次人才到三亞執教或坐診。三亞希望通過吸引“銀發精英”,來帶動提升三亞教育、醫療人才隊伍整體水平。
海南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海南大學教授王毅武認為,醫生和教師占比如此之大,正是因為目前海南在人才的承載力上,除了匹配的經濟發展程度不足,最缺的就是配套的社會資源,包括醫療、教育、文化等。“因為目前海南在人才的承載力上,除了匹配的經濟發展程度不足,最缺的就是配套的社會資源。先補醫療和教育配套的短板,才能夠有利于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他說。
從整體人才戰略上來看,針對海南當前人才現狀和未來的發展需求,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對海南引才工作給出的建議是,采用法定機構的方式吸引人才,以法律上賦予法定機構內設機構設定權、人才聘用權、薪酬制定權等權限,通過法定機構的形式賦予用人主體更大用人自主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