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8-07-30 09:26:05
7月29日,記者聯系到一位正在易到平臺進行提現申訴的高先生(易到車主)進行采訪。他說,自己已經第二次經歷提現困難,而且申訴過程十分艱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時隔一年,易到平臺司機再次陷入提現難的困境。
7月27日,網約車平臺易到再次發布通知稱,平臺用于車主提現的賬戶于7月20日被法院訴前保全凍結,對車主正常提現造成影響。一周前,易到發布公告稱,韜蘊資本入主后發現易到整體負債由樂視承諾的20余億元飆升至近50億元。
談及債務增加對易到后續正常運作的影響,易到相關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韜蘊入主后,致力于解決債務問題,同時全力保障乘客和司機權益。
對于此次新增的30億債務,易到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說,一直以來韜蘊都在積極處理解決上述問題,部分事項亦已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公司正當權益。
易到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樂視在主導易到期間,通過易到大量采購樂視系電視、手機等硬件產品。經查,此類交易數額巨大,交易商品多用于易到彼時的大額充返饋贈,并非易到市場硬性需要,屬不正常關聯交易,這為易到帶來了巨大債務。在韜蘊資本接手易到后,樂視一直試圖通過該關聯交易干擾易到正常運營,也因此影響到廣大車主正常提現。
去年,因為賈躍亭挪用易到資金就曾導致過司機提現困難之后,樂視和易到之間的關系就出現分歧。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7月29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樂視起訴易到隱瞞債務可能是因為當初樂視投資易到時,易到隱瞞自己的債務導致樂視投資判斷出現偏差。
事實上,易到早在今年4月份就已經迎來中信銀行的戰略合作,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中信銀行向易到“輸血”的舉措,彼時雙方對外表示,將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在“金融服務+商旅出行”方面開展全面戰略合作。然而,時間過了3個多月,記者向易到工作人員詢問雙方合作進展情況時,對方表示此前雙方曾聯名發布過銀行卡,對于其他涉及資金的合作并不知情。
公開信息顯示,中信銀行已通過子公司信銀投資完成了對易到的股權投資,持股18.18%。對于此次股權投資,沈萌表示,“中信是買了易到的股份,除非對易到增資,否則不會有資金流入易到,中信支持易到也是提供流動性支持而不是直接把錢給易到,兩個是獨立的法人實體。”
那么,眼下易到的資金問題將該如何解決?沈萌認為,“資金困境和樂視訴訟沒有聯系,易到的資金問題要解決的話需要理順業務鏈條、打通資金鏈順暢。”
由于起訴的目的是樂視為了追討權益,所以所有屬于遇到的銀行賬戶都可能被凍結,司機提現賬戶法律上是屬于易到的。也正因為這樣,目前易到正在經歷第二次“提現風波”。
7月29日,記者聯系到一位正在易到平臺進行提現申訴的高先生(易到車主)進行采訪。他說,自己已經第二次經歷提現困難,而且申訴過程十分艱難。“他們會對新司機‘壓錢’一個月,從第二個月起才定時開放提現,非常不方便。”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高先生所說的“壓錢”實際上是平臺對司機賬戶余額的一種凍結機制。根據易到現行的提現規則,車主只能在易到平臺規定的時間內進行提現,一般是只給車主每周“三個小時”的時間,逾期不候。記者又向滴滴平臺的司機進行了解,并沒有類似“壓錢”的舉措。
不僅提現困難,易到車主在進行申訴時目前也屢遭駁回。前述高先生無奈地表示,一般都是“白說”,他透露,遇到類似情況的車主不在少數。“易到系統在遇到司機疑似刷單、拼單的行為之后,就會對其訂單款項予以罰沒,但并不是所有的司機都心懷不軌,目前被錯殺的司機太多了,而且申訴艱難。”
據了解,易到以“車主訂單違規”為由不予結算之后,司機可以通過風控申訴申請上述,及由系統處理轉為人工處理。但據高先生介紹,幾乎沒有勝訴的可能,且得到人工回應的幾率非常低。按照易到的規定,風控申訴不受理時間超過一個月時間的訂單申訴,每個訂單只能申訴一次,申訴失敗后無法再次申訴。不僅如此,連續3個訂單申訴駁回后,30天內不能再次提交新的申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