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30 20:24:39
近日,有自媒體曝出美年健康用早已去世的醫生違規簽發體檢報告。而今日,美年健康以跌停價開盤,雖然在早盤還一度打開,但隨后又牢牢封在跌停板上。此次美年健康曝出的“黑天鵝”,或讓多只重倉基金“踩雷”。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火了一年多的醫藥醫療行業,最近頻頻飛出“黑天鵝”。
近日,有自媒體曝出美年健康用早已去世的醫生違規簽發體檢報告。其中更是提到一位客人在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的體檢結果顯示沒事,但到其他醫院檢查時,得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年健康股價今日以跌停價開盤,雖然在早盤還一度打開,但隨后又牢牢封在跌停板上。美年健康隨即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相關澄清信息。
值得關注的是,相比于基金大多成功出逃長生生物不同的是,此次美年健康曝出的“黑天鵝”,或讓多只重倉基金集體折戟。
財匯大數據終端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共有79只基金重倉持有美年健康,持股總數量約為1.9億股。按照今日該股跌停價估算,這些基金一天就蒸發了約4.1億元。
其中,有18只基金持股占凈值資產的比例超過了5%,而占比超過9%的基金有5只,分別為匯添富美麗30混合、匯添富優勢精選混合、平安大華醫療健康混合、廣發醫療指數分級和華寶中證醫療指數分級。
如果從持股數量來看,共有6只基金的持股數量超過1000萬股,悉數為匯添富旗下基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發現,持有美年健康的基金,不僅僅是醫藥主題基金,不少主動管理型的基金也重倉其中。比如長信雙利優選混合、寶盈轉型動力混合、泰康新機遇靈活配置混合,持股數量也都超過了400萬股。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今年以來表現良好的醫藥績優基金,持有美年健康的數量同樣較多,比如持有934.89萬股的富國精準醫療靈活配置混合、持有567.64萬股的農銀醫療保健股票等。
記者注意到,在“假醫生事件”曝出之后,美年大健康在其公眾號上發布《美年大健康遭遇有組織黑公關,已向公關機關報案》的澄清公告。
公告中提及,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有限公司離職員工譚翠連女士因勞動糾紛在多個網絡平臺發布嚴重失實文章,對該公司聲譽構成嚴重侵犯,已就此向公安機關報案。
同時,該公告還對相關言論進行了澄清。
比如對于醫生資質的質疑,該公司表示,該分院以及廣州美年所有醫護人員均持有國家頒發的相關專業資格及執業證。
7月30日收盤后,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公告,對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關注函要求就6點問題進行認真核查并作出書面說明:
1、請認真自查你公司員工的執業資格證照獲取及有效狀況,是否存在無證上崗、持錯證上崗或持過期證照上崗的情形,若是,說明原因、整改措施以及該事項對你公司經營的影響。
2、請認真自查你公司經營開展的合法合規性,是否存在未取得執業許可即開展相關醫療服務的情況,是否存在因前述事項被行政處罰的情形,如有,請說明被處罰的詳細情況和整改措施。
3、請說明媒體質疑的“誤檢漏檢”事項是否屬實,是否存在相關糾紛或訴訟,如存在,請詳細說明該項糾紛或訴訟對你公司的影響。
4、請認真自查你公司營運活動方面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實施情況,并說明你公司營運活動內部控制方面是否存在重大缺陷。
5、你公司是否存在根據本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修訂)》等有關規定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事項。
6、你公司認為應予以說明的其他事項。
雖然目前尚無法確定此次的“黑天鵝”事件,是否存在不實的情況。但牛妹從中國裁判文書網注意到,美年健康相關的關聯企業近幾年來存在著多起勞動爭議案件。
比如2017年11月13日,《楊瑜婷與梅州美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勞動爭議一審民事判決書》顯示,楊瑜婷于2017年6月份入職被告處工作,期間未簽訂勞動合同,梅州美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梅州美年健康)也未給楊瑜婷繳交醫社保。7月份不完全統計,加班超過15天,梅州美年健康曾3次與楊瑜婷協商更改薪酬,楊瑜婷一直要求簽訂勞動合同,梅州美年健康卻以需要工作滿3個月才能簽訂勞動合同為由推脫,楊瑜婷遂申請離職。
根據判決,梅州美年健康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支付二倍工資差額4000元給原告楊瑜婷。
隨后梅州美年健康不服一審判決,向廣東省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18年2月2日,廣東省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而根據財匯企業預警通顯示,深圳美年大健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梅州美年健康16%的股份,美年健康2017年的年報也顯示,梅州美年健康為其投資單位之一。
除了該起勞動爭議案件,牛妹還發現,北京美年門診部有限責任公司與宋媛媛也有勞動爭議案件,同樣也是經過一審、二審。2016年,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同樣也是駁回了北京美年門診部有限責任公司的上訴,維持原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