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21 22:34:18
作為集團板塊中盈利能力最強的業務,上半年,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實現營運利潤355.95億元,同比增長24.7%;凈利潤343.28億元,同比增長44.2%。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姚祥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8月21日,中國平安發布了首份上市保險股半年報。
半年報顯示,中國平安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0.95億元,同比增長33.8%。此外,平安派息持續提升,向股東派發中期股息每股現金0.62元(含稅),同比增長24.0%。
從核心金融業務指標來看,壽險及健康險業務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43.28億元,同比增長44.2%;剩余邊際余額7100.32億元,較年初增長15.2%;平安產險綜合成本率95.8%,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上半年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年化凈投資收益率為4.2%,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4.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平安披露的上半年的客戶經營業績指標顯示,個人客戶數同比增長25.2%至1.79億,客均合同數同比增長4.8%至2.39個。
作為集團板塊中盈利能力最強的業務,上半年,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實現營運利潤355.95億元,同比增長24.7%;凈利潤343.28億元,同比增長44.2%;剩余邊際余額7100.32億元,較年初增長15.2%。
半年報顯示,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達387.57億元,同比增長0.2%,第二季度同比增長9.9%,扭轉了第一季度負增長的局面。內含價值營運回報率(ROEV,非年化)17.6%。2018年上半年,平安代理人規模達139.9萬,同比增長5.5%。
產險業務指標顯示,上半年,平安產險原保費收1188.78億元,同比增長14.9%,綜合成本率95.8%。
平安銀行保持穩健發展,零售戰略轉型深入推進,實現凈利潤133.72億元,同比增長6.5%;零售營業收入同比增加34.7%至293.16億元,占比51.2%,同比上升10.9個百分點;零售凈利潤同比增加12.1%至90.79億元,占比67.9%,同比上升3.4個百分點;資產質量持續向好,不良貸款率、關注貸款占比分別為1.68%、3.41%,較年初分別下降0.02個百分點、0.29個百分點。
在資產端,截至2018年6月30日,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為2.5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4%。上半年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年化凈投資收益率為4.2%,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4.0%。2018年上半年,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實現凈利潤93.76億元,同比增長30.3%。
半年報還顯示,平安的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業務實現營運利潤46.07億元,在集團營運利潤中占比7.0%,同比提升6.4個百分點。
2018年上半年,集團個人業務營運利潤達503.80億元,同比增長28.3%,占集團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營運利潤的84.9%。
“中國平安將繼續夯實金融主業,通過履行保險人的責任,承擔起對未來的保障和承諾。并且積極布局金融科技和醫療科技等創新版圖,開拓智慧城市等創新型科技服務。做好綜合金融一站式服務,推動各項業務穩健增長,持續為客戶和股東創造價值。”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表示。
根據平安披露的個人客戶數指標,上半年,個人客戶數同比增長25.2%至1.79億;新增客戶2581萬,其中有845萬來自集團“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五大生態圈的互聯網用戶,在新增客戶中占比32.7%。
截至2018年6月30日,集團個人客戶中有5533萬人同時持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較年初增長17.2%,在整體客戶中占比30.8%,同比提升2.3個百分點。平安對此表示,數據顯示客戶交叉滲透程度不斷提高。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集團互聯網用戶量同比增長20.6%至4.86億;每個用戶平均使用平安2.3項線上服務,同比增長12.7%。
平安旗下的部分互聯網業務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陸金所平臺注冊用戶數3684萬,同比增長18.0%;管理貸款余額3137.47億元,較年初增長8.8%。平安醫??萍嫉尼t保服務已服務超過200個城市,商保服務接入醫院超2300家,“城市一賬通”APP已上線53個城市。截至2018年6月30日,金融壹賬通已為441家銀行、38家保險公司、近2200家非銀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服務。
根據平安好醫生此前發布的半年報,上半年,平安好醫生實現營業收入11.23億元,同比增長150.3%。平安好醫生已于5月4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此外,平安醫??萍加谀瓿跬瓿?1.5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達88億美元;金融壹賬通上半年完成7.5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達75億美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