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29 22:18:32
8月29日,荷蘭皇家展覽集團、上海萬耀企龍展覽有限公司、意大利展覽集團在成都環球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進駐成都。巨頭的加盟也將有效提升成都建設國際會展之都的底氣。今年1~6月的數據顯示,成都會展業總收入541.2億元,同比增長15.4%。這也意味著,成都會展業今年有望邁上千億臺階。
每經記者 余蕊均 楊棄非 每經編輯 陳旭
上周五(8月24日),成都市博覽局局長陳賦在莫斯科廣撒“英雄帖”,希望俄羅斯會展企業能選擇這片會展熱土。他還不忘透露,來自荷蘭、意大利等國的知名會展集團正在推進與成都在會展方面的實質性合作。
如今,這些知名會展企業的面紗正逐漸揭開——昨日上午,荷蘭皇家展覽集團(Jaarbeurs)、上海萬耀企龍展覽有限公司(VNU)、意大利展覽集團(IEG)在成都環球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進駐成都。
“這是我們在兩年調研和準備的基礎上,作出的慎重決定。”國際展覽業協會(UFI)亞太區主席、上海萬耀企龍展覽有限公司總裁仲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巨頭的加盟,將有效提升成都建設國際會展之都的底氣。按計劃,成都今年要舉辦重大展會活動640場以上,會展業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大關,而1~6月的數據顯示,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會展業有望在今年成為成都的又一個千億產業。
成都市博覽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進駐的企業,都是成都重點引進的目標會展企業。“希望他們能植根成都,積極培育具有成都特色的國際化品牌展會,我們將積極為企業和項目落地提供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的消費力再次被強調。“我們覺得成都會給消費類市場的展覽會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仲剛說。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在昨天新聞發布會現場,萬耀企龍公布了近年在成都的布局規劃:中國(成都)國際旅游交易會(TTM)將于9月5~7日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行;2019年亞洲國際建筑工業化展覽會(成都)將落地;公司“城市建筑”“美好生活”“現代農業”“未來工業”各大板塊項目將于5年內陸續進駐……
按仲剛的說法,這次不僅是人來了,項目也來了。
據了解,下周即將舉行的中國(成都)國際旅游交易會,涵蓋旅游教育研討會、拿破侖目的地探索論壇、第一屆世界食品旅游大會以及中國出境旅游趨勢論壇等內容,旨在為中國出入境旅游行業搭建一個純B2B貿易平臺,以滿足中國中西部地區城市發掘市場潛力、拓展自身業務的需求。
其中,意大利作為展會的合作伙伴國,由意大利國家旅游局牽頭組織的意大利展團也將亮相,重點推出兩個新興高端旅游目的地。
在昨日舉行的簽約儀式上,萬耀企龍分別與四川天府國際會展有限公司、成都天一展覽公司簽約合作舉辦亞洲國際建筑工業化展覽會、成都亞洲寵物展,意大利展覽集團與新中聯展覽公司簽約合作舉辦中國成都環保產業博覽會,意在打造行業標桿展覽項目。
仲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亞洲寵物展至今已舉辦21屆,是亞太地區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寵物行業旗艦展,每年8月,全球高端寵物品牌、創新產品及技術、寵物行業領軍人物都會齊聚上海參加這場行業大聚會。
“它是一個B2B2C的平臺,非常獨特。明年我們將把亞洲寵物展的資源引入成都的寵物展,打造亞洲寵物展的成都版。”仲剛說,“我們對成都的亞洲寵物展充滿了期待。”
在他看來,成都是不容錯過的熱土,這次不僅萬耀企龍來了,他們還帶著合作伙伴一起來了。“我們還有更多的品牌項目、更多的國際合作者,在后面排著隊。”仲剛笑言,“成都將是我們戰略發展和全國布局的一個重要支點。”
在今年6月舉行的“史上最高規格”的對外開放大會上,成都明確提出:大力塑造國際標識,以“三城三都”為載體塑造別樣精彩的成都標識——積極建設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旅游名城和世界賽事名城;高標準打造國際美食之都、國際音樂之都和國際會展之都。
毫無疑問,建設國際會展之都,不僅需要堅實的產業基礎,同時也是產業發展的新機遇。
作為一家“百年老店”,荷蘭皇家展覽集團此番牽手成都,看中的正是這座中國城市的整體實力和專業環境。
“在中國許多城市調研之后,我們發現成都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多個關鍵指標都顯示,這個地方的商業環境很好,氣候宜人,到歐洲很方便。”荷蘭皇家展覽集團首席執行官阿爾伯特·阿爾伯(Albert Arp)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綜合起來,成都經濟發展的實力和專業環境是吸引我們的最大因素。”
的確,會展業是反映一座城市發展的“晴雨表”,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沃野千里的天府成都,正在沖刺世界城市,“國際會展之都”這張城市名片,將成為成都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手段。
去年,成都在全國率先提出《成都市會展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著力構建“立足西部、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會展經濟新高地。
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成都共舉辦第98屆中國糖酒商品交易會、2018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第19屆成都國際家具工業展覽會等重大會展活動340個,會展業總收入541.2億元,同比增長15.4%。這也意味著,成都會展業今年有望邁上千億臺階。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仲剛作了一個類比:成都是一個快速成長和全球化的大都市,具有開創性,良好的地理位置、產業基礎、硬件及軟件的配套,使它成為一個聚集之地。而會展行業正是一個聚集人、財、物的行業,因此,“成都天生和會展行業匹配。”
在采訪中,多位企業代表均提到成都將是“最具活力的會展城市”“最有希望的國際化會展大都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中國西部加速開放,西部城市加速崛起,成都需要把優勢轉化為果實。
畢竟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歸根結底體現在世界城市分工和全球產業體系中的戰略地位。而會展的國際化既得益于城市的國際化,同時也將推動城市的國際化。
早在2016年10月,一則“全球第三大展覽公司英富曼集團攜手中國美容博覽會創始人桑敬民并購成都美博會”的消息,一度“引爆”成都會展界,這是成都首例,也是西部會展業第一家獲得外國資本的民營企業。
近年來,成都更積極把握國際性展會在中國向西轉移的趨勢,大力申辦和引進國際性會展活動,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世界航線發展大會、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等國際盛會也表現出對成都的青睞。
但實現國際化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成都市博覽局相關負責人希望,可以借此次巨頭攜手而來的契機,進一步提升成都會展業國際化水平,擴大成都國際化、專業性展會項目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同時,對其他國際知名會展企業進駐成都“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
阿爾伯特·阿爾伯表示,荷蘭皇家展覽集團在國際市場上早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希望通過進駐進一步推動成都會展業發展,他們將積極發揮集團的全球資源、專業理念、運營技術,為成都會展業注入新活力,并助推實現成都會展業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建設。
仲剛則認為,“國際化是結果,真正的是推動市場化和專業化”,專業化在先,然后政府要做的,是讓它真正變成一個更自由的市場。
他希望,萬耀企龍的落地,不僅能給成都帶來一些新的項目,更能給成都帶來一些新的會展理念、國際化的會展運營方式,“這是比單純的項目更有意義的東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