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05 20:19:10
商務部透露,今年1~7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超過2.9萬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每經記者梳理發現,1~4月、1~5月、1~6月和1~7月我國新興服務貿易順差分別為294.1億元、307.9億元、337.4億元和459.2億元,順差規模呈現加速擴大趨勢。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繼今年上半年我國服貿逆差8年來首次出現半年度收窄之后,服務貿易穩中向好的勢頭進一步鞏固——不僅服貿進出口規模不斷提升,新興服務的順差更是得到強化,且呈現出加速趨勢。
9月5日,商務部公布今年前7個月服務貿易基本情況。據統計,2018年1~7月,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297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9%。其中,出口9875億元,增長14.6%;進口19879億元,增長7.7%;逆差10003.9億元。若以美元計,服務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增速分別為17.2%、22.3%和14.9%。
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持續鞏固,陸續出臺的開放舉措和服務貿易政策顯著提高了經濟發展質量,增強了對外貿易發展的內生動力,為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1~7月,服務進出口總額超過2.9萬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服務貿易占外貿的比重達15.1%,比上年同期提升0.1個百分點,服務進出口增速高于同期貨物進出口增速1.3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1~7月,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29754億元,同比增長9.9%。對比2018年前7個月服務貿易數據并通過計算可知,7月單月進出口額達到4441億元,而上半年,單月服務貿易進出口額最高的月份為3月份,達4421億元。由此可見,7月單月服務貿易規模創下年內新高。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7月我國服務進口總額達到2981.4億元,這與今年5月份創下的最高紀錄2982億元幾乎持平,顯示我國在服務貿易領域需求依然旺盛。
在促進我國外貿結構轉型升級過程中,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是補齊“短板”的重要工作,雖然我國貨物貿易長期處于順差狀態,但服務貿易卻一直呈現逆差。根據商務部統計,2017年全年我國服務貿易逆差達到2554億美元。
近年來,我國在促進服務貿易發展方面出臺了多項舉措。今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決定在15個地區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基礎之上,新增北京、雄安新區兩個試點地區。
該《方案》特別提到,推動試點地區建立各類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提升新興服務出口競爭力,以及加快服務貿易數字化進程,不斷培育新興業態和新興服務貿易,重點推進服務外包、技術貿易、文化貿易的發展。
據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透露,服務貿易試點地區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7月,15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服務進出口合計16446.7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55.8%,同比增長19%,高于全國增速9.1個百分點。其中,服務出口和進口額分別為5572.9億元和10873.8億元,增速分別為18.6%和19.3%,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據服貿司負責人介紹,服務貿易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結構進一步優化。1~7月,新興服務進出口總額9888.4億元,增長20.3%,高于服務進出口總體增速10.4個百分點,拉動新興服務占比提升近3個百分點。其中,新興服務出口5173.8億元,增長25.4%;進口4714.6億元,增長15.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詳細梳理發現,今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逆差不僅處于收窄的趨勢,而且在新興服務貿易領域已經處于順差的狀態。1~4月、1~5月、1~6月和1~7月我國新興服務貿易順差分別為294.1億元人民幣、307.9億元、337.4億元和459.2億元,貿易順差規模呈現加速擴大趨勢。
此外,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7月,服務出口增速創1月以來新高,7月單月出口增速突破20%,達到20.3%。其中,增速排名前三的領域是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保險服務、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增速分別為56.2%、44.9%和33.6%。規模排名前三的領域是其他商業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旅行,進出口額分別為2597.9億元、1732.2億元和1514.4億元。由此可見,服務貿易出口增速和規模保持較高增長的領域大部分為新興服務貿易領域。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對于服務業的需求會擴大。與國內市場旺盛的需求相比,服務提供能力還未做到完全匹配。伴隨著經濟增長由投資拉動變為消費驅動,將衍生出大量服務需求和服務機會。
隨著數字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新興服務業已經越來越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正在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讀研的王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過去在澳門購物,除了支付現金以外只能刷卡。如今,在新馬路、大三巴等主要景點商鋪里,出現了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方式,匯率自動轉換,非常方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