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06 12:46:41
在今年行業整體經營狀況明顯下降的背景下,光大證券今年上半年的表現跑贏了大勢,營收還出現逆勢增長。從半年報披露的信息來看,今年上半年光大證券營收能逆勢增長主要得益于自營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的逆勢增長。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吳永久
(圖片來自:攝圖網)
日前,國內大型券商之一的光大證券公布了2018年半年報。
據披露,今年上半年,光大證券實現營業收入41.14億元,同比增長3.71%;實現歸母凈利潤9.69億元,同比下降21.71%。截止今年上半年,公司總資產為2111.14億元,較2017年末增長2.56%。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縱觀這份半年報,雖然今年來證券行業各項業務面臨的下行壓力均不小,但今年上半年光大證券的自營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均出現明顯的逆勢增長,而這也帶動了公司營收的同比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今年上半年光大證券的信用業務在業內排名有所提升,但這其中或有一些隱憂。據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信用減值損失近2億元,其中主要是計提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可見,信用業務的風險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公司的業績。
據披露,今年上半年,光大證券實現營業收入41.14億元,同比增長3.71%;實現歸母凈利潤9.69億元,同比下降21.71%;扣非凈利潤8.28億元,同比-15.25%。而上半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為,公司年初執行新會計準則,計提預期減值損失,致使當期產生信用減值損失近2億元,同時半年公司債券利息支出和回購利息支出增加。
在今年行業整體經營狀況明顯下降的背景下,光大證券今年上半年的表現跑贏了大勢,營收還出現逆勢增長。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全行業131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65.72億元,同比下降11.9%;實現凈利潤328.61億元,同比下降40.5%。
據Wind資訊統計,在38家A股上市券商中,只有15家今年上半年營收獲得同比增長,其余營收均告同比下降,其中營收同比降幅超過10%的有19家。
從半年報披露的信息來看,今年上半年光大證券營收能逆勢增長主要得益于自營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的逆勢增長。據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自營業務增加固收配置并拓展衍生品業務,收益同比增長55%,表現好于同行;投行業務方面,上半年公司承銷收入3.62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完成債券主承銷165只,實現數量的翻倍增長。
此外,今年上半年,光大證券資管業務實現收入3.4億,同比大幅增長71%,這一增幅明顯跑贏行業整體表現。截至6月底,光證資管資管規模2877億元,較年初上升5%。值得一提的是,光證資管主動管理占比達44%,高于同業水平。有分析認為,光證資管將在主動管理轉型的趨勢中具有先發優勢。
此外,上半年公司經紀業務收入同比僅下降1%。另外,6月末,今年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市場份額較2017年末上升0.05個百分點,市場排名上升1位;代銷權益類金融產品金額同比增長14%;上半年公司新開戶數為26萬戶,同比增長24%。申萬非銀團隊認為,這些數字表明光大證券財富管理模式轉型已有成效。
相對受行情影響較大的零售業務,更為穩定、可靠的機構業務成為各大券商近年來追逐的方向。例如投行業務、資管業務等機構業務的逆勢表現讓光大證券依然能在整體下行壓力較大的今年保持穩定的發展勢頭。
此外,作為公司機構業務重要組成部分的銷售交易業務今年來各項指標持續增長。例如,上半年,公司席位傭金凈收入市場份額從2017年末的3.73%增長到3.92%;機構業務交易量占比從2017年末的3.18%增長到3.34%。上半年券商傭金分倉排名顯示,公司傭金分倉從1.28億元提升到了1.5億元,從第12名排名到第8名,提升了4個名次。
今年來公司的私募業務也保持了持續增長態勢。據披露,截至6月末,公司累計已合作私募機構共725家,同比增長56.93%;累計引入PB產品1666只,同比增長50.63%;存續PB產品1249只,同比增長46.6%;累計引入PB產品備案規模2634.61億元,同比增長72.29%;存續PB規模1989.27億元,同比增長77.75%。
近年來,不少有實力的大型券商紛紛把境外業務作為前景廣闊的新增長點來抓。據披露,2018年上半年,光大證券境外業務板塊實現收入5億元,占比達11%。這一比例位居行業內前列。
據中報顯示,光大證券香港子公司通過嚴格控制防范風險,積極爭取業務機會,在香港證券市場逐步擴大了影響力。截至上半年末,光大證券香港子公司客戶資產總值約1406億港元,客戶總數超過13.5萬名,同比增長5.37%;投行業務方面,上半年已完成保薦項目5個,居于中資券商第1位。同時,完成承銷發行項目5個,合規及財務顧問項目2個,美元債發行承銷項目2個。華泰證券非銀團隊最近則發表觀點稱,從公司披露的數據來看,光大證券的國際化布局已成效初顯。
據披露,截至今年6月末,光大證券融資融券余額為284.83億元,同比增長5.95%;市場份額為3.1%,同比上升0.04個百分點,較2017年末上升0.17個百分點,市場排名第11位。
此外,公司股票質押業務行業排名連續四年實現提升。今年截至6月末,股票質押余額為401.67億元,同比增長1.37%,較上年末下降9.23%;截至4月末,股票質押業務市場份額為2.78%,行業排名第11位,較2017年末上升2位。
其中,截止今年上半年,公司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為222.35億元,同比增長37.7%,比上年末增長了10.7%,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股票資產。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業內一些頭部券商主動收縮了面臨風險的股票質押、兩融等信用業務。
據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對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做了減值準備,減值準備的規模達2.13億元,而去年全年公司未對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做減值準備。
據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信用減值損失近2億元,其中主要是計提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如果加回這筆信用減值損失,那么今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凈利潤有望實現同比正增長。由此可見,信用業務的風險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公司的業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