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5 22:47:48
記者注意到,從7月20日開始,新光控股發行的多只債券頻繁在盤中出現異常波動,不過當時新光控股回應稱“公司生產經營和資金流動性情況良好”。
每經記者 王小璟 每經編輯 王可然
9月25日,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兩只債券爆出實質性違約:15新光01發生回售違約,對應回售本金17.4億元、、第三個付息年度利息1.3億元;17新光控股CP001兌付資金未按時足額劃至托管機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7月20日開始,新光控股發行的多只債券頻繁在盤中出現異常波動,不過當時新光控股回應稱“公司生產經營和資金流動性情況良好”。
此外,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公國際)、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評級)曾在3月、4月陸續上調其主體評級至AA+,但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元資信)始終保持其AA評級。
不過,9月25日,聯合評級發布公告稱,鑒于新光控股目前資金非常緊張,到期兌付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聯合評級決定下調公司主體和15新光01和15新光02公司債券信用等級由“AA+”至“CC”,并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至“負面”。
9月25日,新光控股發布公告稱,15新光01于2018年9月25日應兌付回售本金17.4億元、第三個付息年度利息1.3億元。截至公告出具日,新光控股未能按時償付本次債券到期應付的回售本金及利息。
對于違約的原因,新光控股表示,由于受宏觀降杠桿、銀行信貸收縮、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流動性出現問題,導致未能按時償付本期應付的回售本金及利息。
另外,新光控股發行的2017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也發生實質性違約。17新光控股CP001應于2018年9月22日(該日為周六,順延至9月25日)兌付本息。截至2018年9月25日營業終了,新光控股未能按照約定將17新光控股CP001兌付資金按時足額劃至托管機構,已構成實質違約。
15新光01發行規模為20億元,票面利率為6.5%,發行期限為5年期,在存續期內第3年末分別附加投資者回售選擇權和發行人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主承銷商為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7新光控股CP001發行期限為365天,發行規模10億元,利率為6.8%,應付本息金額為10.68億元,主承銷商為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從7月20日開始,新光控股發行的多只債券頻繁在盤中出現異常波動,新光控股也多次回應債價異常情況。
7月26日,新光控股還曾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生產經營和資金流動性情況良好,再融資渠道通暢,償債計劃能夠充分保障近期到期債券的本息兌付,所發行債券還本付息工作正常。
如今僅僅過去兩個月時間,新光控股就爆出2只債券實質性違約。
據新光控股官網介紹,公司自1995年創建以來,已涉及飾品、高端制造業、地產、互聯網、金融、投資等多個行業。目前旗下有1家上市公司,近百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逾40家參股公司,總資產近800億元,是一家在多個行業有著重要影響力的領軍企業。
工商信息顯示,新光控股有兩戶股東,為周曉光和虞云新,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據聯合評級出具的2018年跟蹤評級報告,公司實控人周曉光和虞云新為夫婦,二人為一致行動人。
Wind統計顯示,除17新光控股CP001外,新光控股目前存續債券11只,債券存量規模為100.12億元,其中將于1年以內到期的債券規模高達71.42億元。17新光控股CP002、11新光債將于2018年內到期,涉及債券規模2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3月21日,大公國際率先上調新光控股主體長期評級至AA+;聯合評級也于2018年4月13日上調其評級至AA+,此后大公國際與聯合評級均保持其AA+的主體評級。
聯合評級上調新光控股主體評級的原因在于,考慮到公司持有優質股權拓寬公司利潤來源、資產及收入規模穩定增長、公司業務轉型逐步實施并獲得政府部門大力支持,以及公司提供的償債計劃較為可行。彼時,聯合評級也將將15新光01、15新光02的債券的債項信用等級由AA上調至AA+。
盡管大公國際與聯合評級均上調新光控股的主體評級,但在2018年6月26日鵬元資信仍維持其主體評級AA不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