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1 13:34:14
近期,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批準法國教育健康相互保險公司設立北京代表處。這意味著,國內的相互保險市場正式迎來外資從業機構。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實習編輯 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期,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批準法國教育健康相互保險公司設立北京代表處。這意味著,國內的相互保險市場正式迎來外資從業機構。法國教育健康相互保險公司北京代表處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代表處的主要工作是為了在中國推廣相互保險模式。
有業內人士表示,法國教育健康相互保險公司是教育系統的一個健康險領域的相關公司,它的進入對于中國相互保險市場的發展,有很多積極的作用,尤其是作為首家在國內開展相互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其具有突破性的意義。
相互保險是指有相同風險保障需求的投保人以互相幫助、共攤風險為目的, 為自己辦理保險的經濟活動;具有經營成本低、可有效規避道德風險等特點。
而相互保險真正引入國內則是在近幾年。2015年1月,保監會出臺了《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隨后在6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提出要發展相互保險等新業務;2016年6月,保監會批準籌建信美相互保險社、眾惠相互保險社和匯友建工財產相互保險社。
如今,這一格局將再次打破,相互保險的從業機構將不只是局限于國內機構,外資也將參與相互保險這一業務。
根據銀保監會表示,經審核,批準你公司設立北京代表處,其名稱為“法國教育健康相互保險公司北京代表處”(French Education Health Mutual Insurance Company Beijing Representative Office);批準WEISHAUPT Thierry,Louis,Edmond擔任該代表處首席代表。
“代表處的主要工作是為了在中國推廣相互保險模式。”上述法國教育健康相互保險公司北京代表處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開資料顯示,法國教育健康相互保險公司(MGEN)成立至今已逾70年,在受國家委托管理部分基本醫療保險的同時,更為接近400萬的參保會員提供補充醫療保險及其他社會健康服務,成為法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中堅力量。2016年,MGEN全年保費收入達21.87億歐元(約173億元人民幣)。其中,90%以上的保費收入用于參保會員自身的賠付和補助。
值得注意的是,受關注的不只是法國教育健康相互保險公司的專業性和悠久歷史,還有法國教育健康相互保險公司的外資身份。
“這是保險業對外開放深化背景下的一個產物,此前也有國外的相互保險公司進入到中國市場,但其進入國內市場后,均未從事相互保險業務,因此法國教育健康相互保險公司辦事處的獲批具有很大的突破意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外資從業機構的進入對中國相互保險市場的發展,有很多積極的作用。從世界經驗來看,相互保險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但中國剛剛才開始,因此外資的進入可以帶來很多先進的經驗和模式。
對于中國相互保險市場的前景,其時任首席執行官衛然表示相互保險的開展能很大程度地幫助加深保險業深度,并且中國的相互保險在健康險的領域一定會實現快速的發展。“因為健康險在中國的保險深度較低,市場潛力很大。而且,相互保險尤其適合健康險,是很適用于保障人的一種保險業態。雖然中國的社保體系逐漸完善,但是補充保險還有很大的空間去完善和補充。在這一點上,從歷史經驗來看,相互保險也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包括健康教育、健康風險保障以及建立醫療機構網絡等方面。”
據銀保監會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的保險行業資產總額16.75萬億,較年初增長10.80%;全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6581.01億元,同比增長18.16%,其中,財產險公司和人身險公司分別增長13.76%和20.04%。根據國際相互合作保險組織聯盟(ICMIF)統計數據,截至2014年,全球相互保險收入1.3萬億美元,占全球保險市場總份額的27.1%,覆蓋9.2億人。在發達國家,相互保險的市場份額明顯高于發展中國家,在法國占比高達46%、日本占比45%、德國占比43%、美國占比37%。而在我國,相互保險引入國內則是在2017年,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獲得保監會的開業批復,并于當月獲得相互保險社營業執照,成為首家在國內開展相互保險業務。相對于同期巨大的保險市場份額,相互保險市場占比極小,未來增長潛力巨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