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21 11:17:53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現在解決中國經濟的問題并非需要有類似2014年到2016年那一輪的強烈刺激,而是能夠把結構進行優化,把一些金融風險能夠排除,這是當務之急,這樣的話才能夠走得比較穩。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王可然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5.1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
從三季度數據來看,6.5%的GDP增速創下了自2009年一季度以來近10年GDP增速的新低,不過,還是在政府工作報告6.5%左右的目標內。
距離年底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該如何看待目前經濟增速的表現?對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怎樣的預期,我國經濟增長還有哪些支持力及發展動力?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在SAIF金融E沙龍暨2018年第三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專訪了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
NBD:您如何看待前三季度中國經濟表現?
邵宇:進出口方面,貿易摩擦的壓力在。消費方面,由于此前一段時間居民購房行為過于猛烈,壓縮了居民的消費能力。投資是由于加強規范了影子銀行和PPP之后,基建方面受到影響。所以,整體三駕馬車比較弱。
NBD:很多觀點都說中國經濟在“L”型的底部,從三季度經濟增速來看,相對前兩季又出現了下滑,中國經濟能否企穩?
邵宇:從需求方面來看,三駕馬車中,消費取決于收入,對外貿易與貿易摩擦有關,所以主要支撐力還是來自于投資,特別是基礎設施領域。
目前已經認識到政策調整的重要性,所以貨幣政策在做適當寬松的流動性補充工作,財政政策也在調整,比如說允許一些在建工程,也啟動了類似川藏鐵路這種比較大型的工程來作為一個托底。 PPP經過重新“整理”后恐怕會重裝上陣。這些政策的調整,特別是如果配合大幅度減稅的話,我覺得能夠提升居民部門、特別是企業部門有動力去做投資和消費的擴張,這也將對經濟運行起到一定的穩定和托底的作用。
預計四季度經濟會有一個企穩的過程,經濟增速可能在6.5%左右,全年經濟增速在6.6%到6.7%左右。
NBD:非標融資融資收縮,民營企業存在融資難問題,是否需要調整去杠桿的政策?
邵宇:已經在微調了,也就是說希望通過更為精確的流動性補充到這個比較薄弱的環節中去。首先來看傳導的困難在哪里,因為金融機構都是順周期的,當影子銀行被切斷以后,金融機構對于風險的判斷可能出現一定偏差,所以不愿意釋放出更多的貸款。
對決策者而言,可以通過修正風險權重,比如MPA的政策調整等,讓金融機構更愿意對這些地方進行放款,同時政策性金融也要特別支持小微企業與薄弱的環節,這樣才能使得比較寬的貨幣能夠傳達到寬信用上,從而支持企業融資。
NBD:經濟存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如何在去杠桿和穩增長間找到平衡?
邵宇:整體而言的話,金融方面的去杠桿,然后實體經濟也在去杠桿,外需也受到一定的擠壓。現在正在調整,有些變量相對而言比較容易控制,比如財政政策、減稅、重大工程建設等等,未來而言,可能要把增長的目標往下調一點,比如明年的GDP目標能否定在6%—6.5%左右,這樣也不需要給經濟增長特別大的目標壓力,同時可以在去杠桿和經濟增長之間尋找到一個比較明確的平衡。
因為現在解決中國經濟的問題并非需要有類似2014年到2016年那一輪的強烈刺激,而是能夠把結構進行優化,把一些金融風險能夠排除,這是當務之急,這樣的話才能夠走得比較穩。
NBD:就業一直受到政府重點關注,您認為明年目標可以定在6%—6.5%左右,這樣的經濟增長目標設定是否會影響就業?
邵宇:目前服務業占比GDP比重很大,而服務業對勞動力吸收的能力遠遠超過制造業,所以并沒有出現大規模失業和下崗的情況,所以我認為這個擔心其實是過慮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