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25 18:00:20
10月24日,在廣州市國資委官網上,發布了廣州市國企混改的20個重點項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廣州市國資委對國企混改,重視“突出主業”、推進企業上市等方式。
每經記者 邱德坤 每經實習編輯 魏官紅
10月24日,在廣州市國資委官網上,發布了廣州市國企混改的20個重點項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廣州市國資委對國企混改,重視“突出主業”、推進企業上市等方式。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當前重視國企混改,有利于糾正“國進民退”等錯誤論調。國家在近幾年,一直把混改當成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因為民間資本參與國企混改,可以產生雙向流動。
廣州市國資委發布的20個重點混改項目包括: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銀行)、廣州塔旅游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塔)、廣州廣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鋼新材料)、廣州風行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風行乳業)等企業。
10月23日,在廣州國資20個重點混改項目媒體通氣會上,廣州市國資委黨委委員、總經濟師羅俊茯表示,近期推進的20個重點混改項目,是廣州市國資委加大混改力度、深化國企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上述20個重點混改項目中,廣州塔、風行乳業、廣鋼新材料等企業,具有一定的企業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具備相當的技術形勢;同時,廣州銀行等金融類企業也被重點推進。
羅俊茯表示,近年來,廣州市國資委對于國企改革,圍繞著“完善治理、突出主業,構建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的思路。
彭澎稱,國有資本可以在基礎性產業和重大制造業大有作為,而民營資本在一般制造業和消費終端產業,可以發揮應有的作用。而當前廣州市的國有企業,絕大部分都可以讓民間資本參與混改。
據《南方日報》報道,廣州市國資委推出的這20個重點混改項目,涉及總資產約5000億元,年營業收入約300億元,凈利潤近40億元。
廣州市的國企改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據《南方日報》報道,目前由廣州市國資委直接監管的33戶一級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共9戶,其中已有6家實現整體上市。同時,混改企業改革成效突出,33戶企業中納入合并報表的混合所有制企業貢獻了超七成的營收、凈利潤、上繳稅費。
對于國企改革,羅俊茯稱,廣州市國資委充分利用資本市場,以上市為主要形式力推混改,并通過上市公司資本運作開展“二次混改”。
彭澎認為,國企混改利用上市平臺,是最規范化的方式。因為操作公開透明,所以能防止被認為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也能令民間資本更方便介入。
對于國企混改,廣州市已經提出了資產證券化率的目標。據《廣州日報》報道,廣州對國企混改的具體要求是,到2020年,混合所有制經濟充分發展;競爭類國有企業基本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符合條件的準公益類國有企業實現混合所有制發展的新突破,資產證券化率達到80%左右,混合所有制企業主要效益指標貢獻度達到85%。
同時,羅俊茯表示,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積極與民資、外資合資合作,并通過設立國資基金撬動社會資本。
彭澎進一步解釋,通過設立專項國資基金參與國企混改,是一個比較通行的做法。以上市公司為主平臺,通過國資基金來運作,可以引導社會資本介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上述事項,致電廣州市國資委,但是電話未獲對方接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