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26 20:46:59
持牌的地產央企、國企是這場土拍武林大會的絕對主角。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年度土拍最熱交易日,北京再收316億元回款。
今日北京土拍武林大會,12宗土地集中釋放(1宗流拍),超30家房企,成交價316億元,最高溢價率近50%。國家隊霸氣出場,讓“活下去”成為背景,中鐵系雙殺首開+華潤+金地+平安聯合體,102億元分取豐臺白盆窯地塊;中建一局、綠城(中交入股)本年度北京首拿地,華發曲線回京再落一子。而此前一口氣報名5塊地的金茂高開低走,僅以聯合體形式拿下1塊地;僅報名1塊迷你地的佳兆業則一無所獲。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年內北京土地總成交1209.9億元,同比減少53.6%。此前有媒體報道,2018年北京出讓土地平均溢價率僅16%,更出現了7宗流標土地。
但今日土拍一開始便充滿了火藥味。
首先開拍的是豐臺區花鄉白盆窯村BPY-L010、BPY-L013地塊,該地塊建設用地58664.084平方米,起拍價為56億元。最終,該地塊被中鐵諾德以70.2億元、溢價率25.36%競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該地塊曾以共有產權房地塊的形式出現過,但因為無企業參與投標,而最終導致流拍,當時起拍價為50.58億元,一度被稱為“最貴共有產權房”地塊。此次白盆窯地塊化身限競房地塊入市,不僅共轉限,而且在總價上增加了5.42億元,相比當時的共有產權房價格,這次限競房的銷售均價達到了67702元/平方米,且最高銷售單價可達到71087元/平方米。據記者初步計算,該地塊的樓面價在43000元/平方米左右。
今日的最高溢價率出現在大興區采育鎮區01-0128A地塊,起始價11.855億元。住總集團和陽光城出價達57輪,最終觸及最高限價17.7億元,溢價率高達49.3%。在競自持階段,住總集團以2%的自持優勢獲得該地塊。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宗地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超過31136元/平方米,且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32693元/平方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住總集團,該公司以現階段不方便談為由回絕了記者。
底價成交和流拍亦同時存在。
其中,順義一宗地塊因無人報價提前撤牌;房山區拱辰街道F1住宅混合公建用地、A33基礎教育用地因無人現場競價,最終由華發以最高報價25.34億元拿下;昌平區北七家鎮未來科學城南區F2公建混合住宅用地、R2二類居住用地,被未來科學城+城建+金茂一手舉牌41億元速度拿下。
而此前一口氣報名5塊地、被寄予厚望的金茂高開低走,最終僅以聯合體形式在本屆土拍大會中分得一杯羹。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金茂品牌方,對方同樣未做出回應。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部分企業雖然資金面收緊了,但今年下半年受市場影響,拿地計劃被打亂;部分企業是暫緩拿地的,所以到了年底拿地資金相對充裕。開發商對北京市場還是看好,市場預期可能稍微有所改觀。
土拍現場 記者 王佳飛 攝
科技類企業似乎迫切地想在帝都土拓圈證明自己的實力。
在今日土拍中,好未來(學而思)作為唯一報價主體,以13.2億元底價摘得昌平區沙河鎮七里渠南北村B4綜合性商業金融服務業用地,建面2.86萬平方米,樓面價1.8萬元/平方米,將與小米成為鄰居。
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塊出讓條件包括100%自持且年限不低于20年,地塊建成后入駐企業須符合昌平區和未來科學城的產業發展方向。從昌平區“十三五”時期產業發展及空間布局規劃可知,沙河鎮屬于其南部高新技術研發產業帶范疇。
對于拿地后的具體規劃,記者致電好未來,但截至發稿時未能收到有效回復。
就在11月5日,小米聯合華潤以26.57億元底價競得昌平區沙河鎮一塊F2公建混合住宅用地,建面13.7萬平方米,其中公建50%自持,自持20年,且執行90/70政策。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此表示,這是由于房地產企業對公建類地塊拿地運營辦法不多,而諸如小米這樣的使用者直接參與土地的招標和建設,既可降低房企拿地的資金成本,又可增加企業能動性。他預測,未來這種組合或可能在未來土地市場頻繁出現。
再早之前的6月,京東拿下亦莊一塊3.3萬平方米的商辦地塊,同樣以底價18.3億元成交。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種有定向出讓之嫌的土地價格一般比市場競爭出讓價格要低,從某種意義上說有利于土地市場價格的穩定。地方政府出于整體規劃和實施的考慮,有時也愿意把一些區域的開發權交給信得過的企業。
持牌的地產央企、國企是這場土拍武林大會的絕對主角。
今日的土拍,除好未來外,勝出者幾乎都擁有國資背景。中建一局、中交、綠城(中交入股)、住總、城建、首開、華發、未來科學城,以及如愿拿下白盆窯村兩宗限競房地塊的中鐵系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或是中建一局和綠城今年首次在京拿地,雙方同時看中順義新城第13街區一宗共有產權住房用地。最終,綠城以7.79億元勝出,銷售價格24000元/平方米,而中建一局則以19.45億元(銷售價格24000元/平方米)斬獲順義區后沙峪鎮一宗共有產權住房+基礎教育用地。
“綠城竟然拿地了!”綠城拿下順義這宗地時,有同行發出感慨。
在帝都土拓圈沉寂一年的綠城終于出手,盡管這一金額只相當于其去年拿下石景山地王項目時的零頭。
除本輪拿地項目外,綠城目前在北京持有三大項目,分別是2015年綠城回歸北京時取得的門頭溝西山燕廬項目,2016年取得的酒仙橋壹·亮馬項目,以及上述石景山五里坨西府海棠項目。
今日土拍仍以限競房土地供應為主。在13宗土地中,除一處商業用地和延慶的商品房用地外,3塊為共有產權住房用地,8塊為各區域的限競房用地。
在入市初期,各企業對于限競房的游戲規則還不熟悉。但隨著調控方向的日漸清晰,一些試水的房企為市場帶來了操盤經驗,在“高層+別墅”模式的影響下,祥云賦、佑安府、萬和斐麗等限競房成為樣本。反映在今日的土拍中,房企對于限競房項目也表現出了越來越激進的態度。
目前,北京合計有29個限競房項目取得36期預售證,合計提供商品房限競房源17462套,達到了202.5萬平方米。張大偉表示,從最近的入市節奏看,未來2個月還將有1萬~2萬套限競房入市,預計今年全年,限競房將積壓庫存超過1000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