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0 08:48:22
昨天,滬深港三地交易所同時公告稱,滬深港交易所已就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納入港股通股票具體方案達成共識。下一步,三所將抓緊制定相關規則,在完成必要程序后向市場公布,預計規則將于2019年年中生效實施。這意味著同股不同權的公司有望在明年成為港股通標的。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昨天,滬深港三地交易所同時發布公告,為進一步優化互聯互通機制,推動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協同發展,滬深港交易所已就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納入港股通股票具體方案達成共識。下一步,三所將抓緊制定相關規則,在完成必要程序后向市場公布,預計規則將于2019年年中生效實施。
其實,這個消息也意味著同股不同權的公司有望在明年成為港股通標的。而現在,在港交所上市的兩家同股不同權公司分別是小米集團和美團點評。其中,小米集團是今年7月9日上市,而美團點評是今年9月20日上市,目前股價都較上市首日價格有所下跌。不過,如果明年能夠納入港股通標的,那么對于這兩只個股的股價將是一個正面刺激。
再看其他消息,公募基金銷售又現爆款。工銀瑞信12月8日公告稱,旗下上證50ETF發行成立,合計募集規模113.50億元,成為年內第5只首發規模超過百億的ETF產品。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產品有效認購總戶數僅為8037戶,這意味著,戶均認購高達141.2萬元。業內人士認為,從戶均認購高達百萬級的規模來看,無疑是機構資金在大量買入。
有報道稱,2018年,可謂是ETF基金大爆發之年。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全市場股票型ETF場內流通份額達1514.53億份,較年初的710.90億份已翻倍,產品數量也由年初的111只上升至140只。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