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數字農業的未來在哪? 渠道下沉、數據應用成攻克方向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6 00:05:26

          伴隨著數字農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其未來的發展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12月14日,在國內主要植保無人機企業極飛科技舉辦的年度大會上,多位農業數字化的從業者和專家展開了熱烈討論。

          每經實習記者 王帆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實習編輯 魏官紅    

          Upload_1544889346636.thumb_head

          極飛科技年度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農業數字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不久前的9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發布,明確提出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加快物聯網、地理信息、智能設備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村生產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而早在2017年,原農業部就已啟動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在種養領域開展精準作業、精準控制建設;而對于數字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植保無人機,全國各地的購置補貼也紛紛落地。

          伴隨著數字農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其未來的發展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12月14日,在國內主要植保無人機企業極飛科技舉辦的年度大會上,多位農業數字化的從業者和專家展開了熱烈討論。極飛科技CEO彭斌認為,農業植保無人機的渠道下沉,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也有專家指出,數據是數字農業的核心,但目前數據的有效應用和共享尚待突破。

          渠道下沉是機遇也是挑戰

          所謂數字農業,是指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計算機技術與地理學、農學有機結合起來,以實現對農作物生長發育情況、病蟲害及相應的環境進行信息獲取,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產品質量的目的。

          “所有新鮮事物的出現,都需要被市場、被消費者接受,需要真正解決這個行業的痛點,才能夠可持續發展。”會上,拜耳作物科學大中華區總裁黃偉東表示,“我們判斷,目前中國數字農業,包括飛防植保行業,已經度過這個階段,未來會穩步發展。”

          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截至2017年底,全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達到1.4萬多架,從事航空植保的服務組織已超過400家。2017年,全國植保無人機統防統治面積超過1億畝次。

          極飛科技CEO彭斌透露:“中國目前只有不到5%的農田在使用無人機噴灑農藥,為這些農田提供植保服務的,也不足5萬人。未來將會是一個高速增長的空間。”

          他進一步表示,中國大約有68萬個行政村,若未來每個村配備1到2臺植保無人機,這便是很好的機遇。“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更好地下沉渠道,去抓住末端的客戶。”彭斌坦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硬件+服務”是植保無人機行業的主要商業模式,而隨著渠道下沉和農業科技推廣,不少當地農戶也能掌握相應的作業技巧,原本由專業團隊提供服務的優勢則不斷減少,挑戰也開始顯現。

          對此,彭斌認為技術的革命是商業模式的基礎。他坦言:“隨著無人機的操作越來越便捷、成本越來越低,許多種植大戶、農資店憑借對農資的了解,以及對植保無人機技術的掌握,都會直接參與到植保作業中來,而原本專業服務團隊可以作為行業新的開拓力量,進一步分工細化和轉型,促進行業更健康的發展。”記者注意到,目前植保無人機產業鏈,已經涌現了如航空金融保險、維護修理、消耗品供給、后期數據處理等細分工種。

          數據有效應用是核心

          近年來,中國農村開始從傳統的種植模式向科學化和數據化種植方案上進行轉變。從傳統農業到數字農業,從機械化到智能化,科技給農業帶來的變革是顛覆性的。

          會議上,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機研究所主任薛新宇表示:“不管是精準農業還是數字農業,或者說農機智能化,它的核心是數據。如果沒有數據,農業數字化不可能存在的。”

          “說到數字農業,就必須拆解一下數據從哪里來。”麥飛科技CEO宮華澤分析道,“數字農業中的數據包括空間數據、氣象數據、農田物聯網數據、農業主管部門統計的農情背景數據等。數據被采集后將會借助信息挖掘、人工智能的技術與算法,自動生成病蟲害監測圖和施藥處方圖等一系列的數據標準化產品,處方圖能夠被后方農機所讀取,直接作用于農業生產。”

          在中國農機工業化協會副秘書長寧學貴看來,目前農業數字化的趨勢不可阻擋,但仍面臨數據不夠共享,應用不夠有效的問題。他表示:“在歐美一些先進的國家,農機裝備的大數據已經得到普遍應用,但中國還未得到有效應用。此外,中國從事數字農業的企業集中度并不高,目前沒辦法突破企業之間的門檻或競爭,數據的共享尚待突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數字農業 數字鄉村 植保無人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 亚洲аv在线观看 | 香港三日木三级少妇三级99 | 亚洲日韩欧美无线码在线 | 在线视频欧美一二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