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4 22:11:14
劉麗堅介紹,納稅人只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申報相關信息就能享受扣除。如果納稅人愿意將自己的相關信息提供給單位,單位在每個月發放工資時,就可根據個人申報情況進行扣除。
每經記者 張鐘尹 每經編輯 陳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自明年1月1日起實施,距現在只剩一周時間。1月初就發當月工資的員工能享受扣除嗎?以往的年終獎優惠政策會有哪些調整?留存的資料需要提交嗎……
對于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12月24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和稅務總局總審計師劉麗堅一一進行了解答。
距離1月1日只有一個星期了,1月初馬上就要發當月工資的單位,員工能否享受專項扣除?
劉麗堅表示,如果納稅人領取1月份工資前忘記申報或者申報晚了,比如現在有一些“上發薪”的單位,因為距離1月1日沒幾天了,來不及申報怎么辦,可以在2月或者以后月份申報后,一次性補扣享受;一次性補扣不完的,還可以在以后月份工資中繼續補扣。如果納稅人在年度中未申報扣除,或者申報晚了到年底仍補扣不完的,可以在第二年匯算清繳時向稅務機關申請退稅,各級稅務部門將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退稅服務。
劉麗堅介紹,納稅人只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申報相關信息就能享受扣除。如果納稅人愿意將自己的相關信息提供給單位,單位在每個月發放工資時,就可根據個人申報情況進行扣除。也可以在第二年匯算清繳時,自行到稅務機關申報信息辦理扣除。
新的個稅法和條例實施后,現行的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比如年終獎將做出怎樣的調整?
程麗華表示,為了確保新稅法順利平穩實施,穩定社會預期,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將總體上平移現行有效的優惠政策,并根據稅法的修改情況對幾項優惠政策作相應調整和銜接安排,目前正在依法履行相關程序。
目前年終獎的個稅計算方法是2005年確定的,根據《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一)為: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二)為: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納稅人享受6項專項附加扣除怎么辦理?劉麗堅歸納起來分三步:一是對條件,二是報信息,三是留資料。
劉麗堅解釋,對條件,就是將自己的個人情況與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條件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扣除的條件,符合幾項,比如子女是否處于受教育階段,老人是否已經達到60歲,在自己工作的城市有沒有貸款買房或者租房等。
第二步為報信息,劉麗堅介紹,無論是選擇在扣繳單位發工資時享受扣除,還是選擇在次年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匯算清繳申報時扣除,都僅需填寫并報送專項附加扣除相關信息即可。具體填報方式有四種:一是下載手機APP“個人所得稅”填寫,二是登錄各省電子稅務局網站填寫,三是填寫電子信息表,四是填寫紙質信息表。電子和紙質信息表都可以在稅務局網站上下載。
其中,選擇在扣繳單位辦理扣除的,可以直接將紙質或者電子表提交給扣繳單位財務或者人力資源部門,也可以通過手機APP或網頁填寫后選擇推送給扣繳單位,還可以直接向稅務機關申報,在第二年匯算清繳時將有關信息提供給稅務機關后辦理退稅。
不少人非常關心要留存哪些資料才能享受扣除。
劉麗堅表示,專扣辦法中規定了部分扣除項目需要納稅人留存必備資料,這個主要是為了界定好征納雙方的法律責任,倡導大家共同維護誠信社會。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不是說可以通過部門信息共享來校驗嗎?為什么還要每個人留存資料呢?劉麗堅解釋,主要是因為,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在我國還是首次實施,各方信息共享還需要一個逐步健全完善的過程。
劉麗堅強調,第一,留存資料不需要提交,申報時既不需要給稅務機關,也不需要給扣繳單位。第二,并不是所有項目都需要留存資料,比如子女在境內接受教育的,因為教育部門的信息比較全面,所以大家不用留資料。第三,留存資料多數都是在發生相關事項時產生的,不需要大家再額外單獨準備資料,比如住房貸款合同,申請房貸時肯定人人都要簽的,即使稅務局不要求,大家也需要自己留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