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7 19:51:11
作為長三角重要的一極,“如何更好地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成為關系浙江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議題。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徐斐
1月27日,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召開。浙江省省長袁家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道,2018年全省生產總值(GDP)5.54萬億元,同比增長7.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升至全國第4位,增長11.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4%和9.4%,高質量發展勢頭良好。
對比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經濟數據,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GDP增速為6.6%。2018年浙江省GDP增速高于全國增速。
對此,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特聘教授徐長樂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2017年開始,浙江的GDP增速已經超過了江蘇和上海,依靠新經濟獲得了比較好的發展前景,目前浙江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優勢較突出。
據統計,當前貴州、江西、福建、遼寧、上海、北京、重慶等省份披露了2018年地方經濟成績單。根據已公布的數據,經濟增速跑贏全國6.6%增速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東部發達省份GDP增速大都與全國GDP保持著差不多的速度。比如,北京和上海兩地GDP增速均為6.6%,與全國增速持平;江蘇GDP增速為6.7%,略高于同期全國水平。相比之下,浙江7.1%的增速在東部發達省份中,成績單尤顯靚麗。
不過,受宏觀環境以及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浙江調低了對2019年GDP的預期。袁家軍表示,2019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全省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研發經費支出占比達到2.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員勞動生產率穩步提高,節能減排降碳指標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
2017年底,浙江省將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深化數字浙江建設。1月25日,浙江省社科院發布的《浙江藍皮書:2019年浙江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3856億元,同比增長14.8%(現價計算),占GDP的9.7%,對GDP的貢獻率達到17.1%。全省數字經濟優勢企業中超千億元企業1家,超百億元企業12家。14家企業入選2018年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百強數居全國第2位。
此外,袁家軍還提出,2019年,浙江將率先開展5G商用,爭創國家數字經濟示范省。同時,將設立100億元數字經濟產業基金,重點打造100個“無人車間”、“無人工廠”,扶持100個骨干數字企業,推進100個數字化重大項目,實施100個園區數字化改造,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
當數字經濟遇上長三角一體化,將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如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長三角重要的一極,“如何更好地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成為關系浙江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議題。
在今年浙江兩會上,袁家軍指出,在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方面,將制定浙江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綱要,牽頭抓好數字長三角、世界級港口集群、油氣貿易中心建設。創建數字自貿區和聯動創新區,推動甬臺溫臨港產業帶加快發展,并將在2019年實施義烏國際商貿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方案。
此外,袁家軍還表示,要堅持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長三角,充分發揮浙江體制機制、對外開放、數字經濟、綠水青山、民營經濟等優勢,共同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加快推進嘉興全面接軌上海,提升舟山群島新區建設水平,合作共建G60科創走廊,共同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徐長樂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數字經濟對長三角而言是非常重要且新穎的發展模式,“浙江在數字經濟這一塊的發展相對突出”。第一,這幾年浙江省數字經濟增速比較快,用數字經濟來帶動整個產業經濟的轉型升級,另外通過數字經濟和工業化、信息化緊密結合,從供應側結構改革的角度來講,能充分地滿足市場的有效需求。第二,長三角一體化下的一個重要領域是誠信,而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是大數據,未來信用體系一體化應用需要通過數字經濟來支撐。第三,未來5G商用也需要大數據為之提供支持。對浙江而言,制造業優勢不如江蘇,服務業優勢不敵上海,此次提出“數字長三角”概念,正是抓住了浙江最核心的優勢。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