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5 21:04:41
隨著科創板規則落地,滬指周一跳空躍過3000點整數大關,這也是繼2018年6月19日以來,滬指首次回到這道關口之上,正式闊別“2”時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春節后,A股市場環境有了巨大的變化,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到來。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謝欣
隨著科創板規則落地,滬指周一跳空躍過3000點整數大關,這也是繼2018年6月19日以來,滬指首次回到這道關口之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春節后,A股市場環境有了巨大的變化,一個新的征程正在開啟。
豬年的首個交易日,滬深三大股指紛紛出現大漲。在當日晚間,A股便罕見地出現在央視《新聞聯播》節目中,這是繼2015年4月8日后,A股首次被《新聞聯播》所提及。
隨后,A股開啟了強勢的反彈行情,滬指一蹴而就收復2800點,3000點整數大關也于本周得以突破。而在此期間,A股又兩度登上《新聞聯播》。
3月1日晚間,《新聞聯播》報道稱,“美國明晟公司日前宣布,將大幅增加中國A股在明晟指數中的權重。2月28日,美國著名的指數編制公司明晟宣布,將增加中國A股在其指數中的權重,通過三步把中國A股納入因子從5%增長至20%。這有望為中國A股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
在上周末,《新聞聯播》又報道了科創板制度規則發布的消息。
“央視《新聞聯播》連續報道資本市場相關內容,這說明對A股的重視。這個信號是很久沒有出現過,需要對此重視起來。”一位深圳不愿具名的私募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除了《新聞聯播》連續提及A股外,新任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的首秀”也傳遞出不少重要信息。
2月27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出席國新辦就“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易會滿指出,資本市場既是一個融資市場,這個“晴雨表”功能主要通過上市公司來體現,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重中之重;資本市場也是一個投資市場,必須充分發揮市場價值發現功能,才能夠吸引各類投資主體平等參與其中。
全國兩會期間,對于如何看待近期股市連續上漲,易會滿稱這是市場行為,證監會以尊重市場化、法治化為總原則。
監管層積極看待資本市場,也極大促進了市場的投資信心。在周一滬深兩市股指沖高回落后,3月5日A股繼續保持前行態勢,創業板指數更是大漲3.51%,全天共有超過200只個股漲停。
在滬指沖關3000點的過程中,MSCI擴容A股納入因子的消息也是一大助力。而在此次擴容后,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又加深一步。
日前,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指數(MSCI)宣布,將在今年5月、8月和11月分三步將現有中國大盤A股在MSCI指數中的納入因子由5%提高至2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MSCI董事總經理兼MSCI指數政策委員會主席Remy Briand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互聯互通機制已被實踐證實是投資A股市場的可靠渠道。中國A股以5%的納入因子初始納入MSCI指數的成功實施為國際機構投資者提供了正面的體驗,并促成了他們進一步增加對A股市場投資的興趣。中國監管機構對繼續改善市場準入條件的堅定承諾是贏得國際機構投資者支持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據國信證券測算,在A股納入MSCI因子由5%提升至20%后,A股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將提升至2.8%,為A股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約為490億美元(約合3280億元人民幣)。此前興業證券預計,由于MSCI提高A股市場權重比例,帶來的增量資金規模約500億美元(約合3350億元人民幣)。據國盛證券測算,將帶來增量資金468億美元(約合3135億元人民幣)。此外,2019年A股將正式被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并且MSCI中的納入因子已確定提升至20%,這兩大措施落地將帶來400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增量外資。
而全國政協委員、原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全國兩會期間也表示,要鼓勵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建議將社保基金投資股市的比例上限由40%提升至60%。
外資增量和國內機構新增資金可能入市,都將會為A股市場帶來更多的“活水”。
滬指3000點附近,過去兩年漸趨低迷的市場活躍度也被激活,量能出現迅猛的放大。
2月25日,滬深兩市主要股指收復年線,這一天,滬深兩市單日成交額達到1.04萬億元,這是繼2015年11月27日以來首次單日成交過萬億。
在接下來6個交易日里,滬深兩市又有三個交易日成交突破萬億元,日均成交基本也在萬億元左右,日成交金額始終保持在較高的位置。
市場持續的高額成交,也和各路資金快速進場有著密切的關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私募排排網最新發布的數據上看到,截至3月1日,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為71.99%,而上個月同期為60.85%,相比去年9月份最低52.61%的倉位,私募基金倉位大幅上升。從具體倉位分布來看,27.82%的私募處于滿倉狀態,84.96%的私募倉位在五成或以上,處于歷史高位水平。
而根據國金證券最新發布的公募基金股票倉位測算周報顯示,截至2月25日,股票型基金的整體倉位高達89.1%;混合型基金的整體倉位也高達68.15%。該周報還顯示,截至2月25日,倉位超90%的股票型基金超110只,環比增加了約20只。
國內機構快速入場的同時,外資流入更加迅猛。
截至3月4日收盤,Wind數據顯示,當天滬深港通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35.4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8.16億元,深股通凈流入43.56億元。總體看,北向資金大幅流入的情況仍在持續。截至3月4日,北向資金2019年以來凈流入已經達1276.4億元,已連續9周凈流入。
對此,上述私募經理告訴記者,“滬指在3000點左右,A股的市場環境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不過雖然成交金額已經提升一個臺階,但市場人氣還處于恢復階段,隨著賺錢效應持續發酵,市場保持高活躍度將成為常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