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7 17:09:33
華夏新供給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賈康提出,比照國際經驗,從實踐和理論兩個角度,中國征收房地產稅沒有法理上的硬障礙。
每經記者 涂穎浩 邊萬莉 每經編輯 姚祥云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攝
3月27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期間,華夏新供給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比照國際經驗,從實踐和理論兩個角度,中國征收房地產稅沒有法理上的硬障礙。
同時,賈康對空置稅持嚴肅態度。他認為,如何認定房子空置,操作起來還是有爭議的,需要有一個非常嚴密的政策配套。提出探討空置稅絕對不能否定房地產稅的必要性和按照中央要求推進立法的總體安排。
賈康指出:“這么多年,有觀點認為在中國房地產稅的推行上有法理上的硬障礙,具體論據最突出的就是現在房子有房產證,土地只有使用權,土地的最終產權不是我的,我憑什么在這種情況下要交房地產稅呢,把房產和地產合在一起的。但這只是一個表述而已。前面已經有的本土上的實驗在重慶和上海就叫房產稅,現在中央政策文件表述成房地產稅也不是廣義上的,而是保有環節的稅,怎么叫只是一個技術上的問題。”
在賈康看來,比照國際經驗,從實踐和理論兩個角度,中國征收房地產稅沒有法理上的硬障礙。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3月26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表示:“實際上房價高是因為土地值錢,那么土地不是我的,即使上面的建筑是我的,但為什么要對我征稅呢?怎么把這個邏輯捋清楚非常重要。從理論和邏輯上說,我沒有找到開征房地產稅的理由。”他還說道:“如果僅僅是為了調節房價,大可不必通過稅種來調節,無論從經濟層面還是法律層面,我找不到征收房地產稅的理由。”
賈康表示:“人們注意到的房地產分為房產和地權,中國的規定是凡是建成區就是作為城鎮、工礦區的土地產權,就是國有,只有農村土地是集體所有,中國現在沒有土地的私人所有,宅基地也是公共所有歸個人使用。這種情況下有人認為,如果這個地皮也是我的,我愿意交這個稅,地皮不是我的,我只有房產就沒有道理對我再征收住房保有環節的稅,因為國際上是土地私有所以征稅,中國是土地國有就沒有道理征稅。”他還進一步分析道,聽起來是有這個邏輯,但通過多方面的考察和分析,國際上并不是所有的土地最終產權都是私有的。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近日在出席活動時表示,房地產稅的很多問題還在研究中,在討論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小的意見分歧,最終并沒有達成共識。對此,賈康稱:“有不同意見一直存在,關于免稅部分的安排就有不同思路,當時印象里比較主流的主張是按照人均多少平米來處理。”
賈康認為,“房地產稅是不是可以考慮更寬松一點,第一套房不征行不行,比如第一套房大到400平米,小到40平米怎么辦?如果第一套房扣除,會激發普遍的離婚潮。父母變成一人一套房,這個情況我們已經領教過了,確實在有些城市出現排隊離婚的場景。那么,是不是可以再放寬一點,單親家庭扣第一套房,雙親家庭扣兩套房。”
關于空置稅的話題,賈康表示,“房子空置和非空置的認定要可行,怎么叫空置、怎么叫不空置,聽說討論了若干年,操作起來還是有爭議,這需要有一個非常嚴密的政策配套。怎么認定空置是一個難題,如果能夠認定這個還是可行的,現在看不出這種可能性,我對這方面存嚴肅態度。”
他認為,如果能設立空置稅,但也不能替代房地產稅。因為房地產稅從國際上的運轉來看是一個穩定的稅收,能夠成為政府的穩定財政收入來源,這個要匹配中國再分配機制的優化,匹配中國從地方社區開始的公民公共事務參與意識和民主化機制的培育,這是一個非常綜合的機制。從這個意義上說,提出探討空置稅絕對不能否定房地產稅的必要性和按照中央要求推進立法的總體安排。
房地產稅時間表方面,賈康認為,“去年說穩妥推進,今年說穩步推進,改了一個字,給人感覺還是穩字當頭。穩步就比穩妥更接近于實操了,不僅強調要妥當,還要有步驟。從這個意義上,體現了離啟動和立法更接近了一點,按什么樣的步子邁出第一步,我個人認為還是要等權威信息。”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