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9-04-10 16:21:47
4月10日訊,午后滬指成功翻紅,大消費板塊領漲,家電、汽車、醫藥、食品飲料等漲幅居前,格力電器漲停,長城汽車、蘇泊爾、貴州茅臺、恒順醋業、瀘州老窖等紛紛大漲,券商股發力,滬指大幅拉升,創業板接近翻紅,不過尾盤指數再度回落,全日呈震蕩走勢。
截至收盤,滬指收報3241.93點,漲0.07%,成交額3957億。深成指收報10435.08點,跌0.01%,成交額5033億。創業板收報1726.64點,跌0.83%,成交額1377億。北向資金當日凈流出28.03億元。
今日從中宣部組織的“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上海站情況通報會上獲悉,接下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將在提升配置全球資源能力上下功夫,將加快“五個中心”深度融合發展,促進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等核心功能互為機遇、互為供給、互為支撐、互為動力,持續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上海自貿試驗區將積極推進一批首創性外資項目落地。加快落實“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深化電信、教育、醫療、文化、金融、制造業等重點領域開放。率先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取消商用車、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率先試點取消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爭取持牌金融機構新型金融業務牌照率先落地。
上海證券指出,中國股市的運行主要由國內因素決定,走勢相對獨立。即使美股下行中有劇烈震蕩,中國股市的持續回暖趨勢也不會改變。有投資者擔心科創板施行后的市場“擴容”沖擊,實際上,從海外實踐看,注冊制下并非沒有擴容節奏控制。
另一方面,從近幾年的規模上看,對市場規模真正形成沖擊的是二次增發,近5年增發融資和IPO籌資的規模比在5-10之間。而隨著監管部門對相關行為的規范,以及市場變化,增發的擴容壓力已基本消除。經濟運行前景的穩中偏暖態勢,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平穩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展望未來,資本市場能走多遠主要取決于經濟回升預期能否確立。
隨著G20上中美達成新一輪經濟協商的共識,中美貿易發展將迎來一段確定的平穩期,中國國內的改革進程也將繼續推進。隨著中國經濟走出“底部徘徊”階段跡象的愈發呈現,中國資本市場慢牛格局的趨勢將愈發明顯。
國信證券認為,震蕩期間,多空雙方短期都較為克制,行情主要是圍繞標的的估值及季報業績增長等角度進行展開,經過連續兩日的消化之后,股指繼續上攻的概率開始上升。部分績優白馬及行業頭部公司,受業績支撐,走出較為獨立走勢,特別是在結構分化的階段,顯得較為明顯。操作上,市場蓄勢整理時,結合年報和季報,回調關注估值偏低、業績增長性較好的標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