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3 17:14:41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旭
圖片來源:新華社
4月23日,由生態環境部主辦,中國環境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2019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推選暨“生態環境好書連接你和我”圖書贈閱活動啟動。
在啟動儀式上,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司長劉友賓在致辭中說,環保不動搖、不松勁、更不能走“回頭路”。
劉友賓強調,解決環境問題,既要用政治、經濟和行政手段,也要運用文化手段,圖書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在生態環境保護的歷史上,有其特殊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PM2.5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1.8%、10.2%、10.8%。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1.0%,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6.7%,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達到“十三五”規劃序時進度要求。
在今年3月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強調,生態環境部深感責任重大,絕不敢有絲毫、半點懈怠和馬虎。下一步,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不能放寬放松,更不能走“回頭路”,要保持方向、決心和定力不動搖。
劉友賓介紹,“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推選活動有利于引導公眾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價值理念,也有助于進一步增強人們的生態環境意識和行動自覺,培育良好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為全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助力污染攻堅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