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9 17:42:54
4月28日,由民政部指導,公益時報主辦的第十六屆(2019)中國慈善榜在北京發布。據悉,上榜慈善企業共744家,合計捐贈180.9469億元,捐贈額連續第二年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碧桂園集團以16.5億元的捐贈總額入圍《2019中國慈善企業榜》,位列榜單第二名。
中國慈善榜是由《公益時報》社自2004年開始每年編制發布。榜單以尋找榜樣的力量、弘揚現代公益精神為宗旨,以年度實際捐贈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或個人為數據采集樣本,通過民政系統接受捐贈數據、捐贈者提供的數據、公益機構接受捐贈數據、上市公司年報公布數據、媒體公開報道的捐贈數據以及《公益時報》的公益檔案數據、六個方面的專業調查核實,形成榜單。
民營企業依然是大額捐贈的“主力軍”。榜單統計,今年有578家來自內地的民營企業榜上有名,共捐贈144.3506億元,占榜單總額近八成,平均每家企業捐贈2497萬元。
《2019中國慈善企業榜》顯示,2018年,有30家企業的年度捐贈金額上億,有22家企業為民營企業。其中,碧桂園在2018年捐贈總額達到165600萬元(含物資),位居榜單第二名。
值得關注的是,國內的大額捐贈已經進入了比較成熟的階段,不再依靠災難救援帶動捐贈,捐贈成了企業長期持續的工作。在2018年的捐贈方向上,除扶貧和教育領域以外,有過半數企業選擇將資金投向更廣泛的領域。其中,碧桂園在聚焦教育助學、扶貧濟困的同時,還投向了衛生醫療領域,付諸行動。
《公益時報》社社長劉京致辭
發布會上,碧桂園集團等入圍《2019中國慈善企業榜》前十的企業獲主辦方表彰。“我國大額捐贈由情感走向理性主導,由松散走向系統常態,由簡單走向科學持續。”《公益時報》社社長劉京致辭表示,“榜樣力量將引領中國公益走進更為成熟的階段。發布慈善榜單,正是為了讓慈善界的榜樣能夠引發更大的共鳴,推動全社會關心慈善事業可持續發展,關注社會問題的有效解決。”
碧桂園等十大慈善企業獲表彰
碧桂園集團至今在扶貧公益事業方面的投入已累計超過48億元,直接受益人數超過36萬人次。1997年,當時身家只有幾百萬元的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拿出100萬元支票,設立了“仲明大學生助學金”,成為碧桂園集團公益事業的開端。
在教育扶貧領域,碧桂園堅持開辦國華紀念中學,每年為全國200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家庭初中畢業生提供全免費高中教育,并一直資助其完成大學學業;開辦具有慈善性質的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向貧困家庭高中畢業生提供全免費職業教育;設立愛心助學基金,資助貧困學生。
從2018年開始,碧桂園在全國9省14縣開展扶貧工作。結合地產、農業、機器人三大業務,立足貧困地區,堅持精準方略,推出黨建、產業、教育、就業和因地制宜的“4+X”模式,助力脫貧攻堅。截至目前,已惠及3747個貧困村33.6萬建檔立卡貧困戶。
此外,2018年,碧桂園集團還聚焦衛生醫療、科技科研等領域開展多樣性的公益實踐。其中,碧桂園集團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了協議,捐贈1億元助力“光明扶貧行動”。同時,碧桂園集團還捐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高校,資助高校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高端人才引進等,助力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科技實力的提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