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09 15:55:06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星
5月9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2018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對2018年全市生態環境狀況進行了總結和回顧。《公報》顯示,全市空氣質量、地表水水質持續改善,土壤環境質量良好,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生態環境狀況良好。
《公報》指出,2018年,全市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值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平均濃度值分別為6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和78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25.0%、8.7%和7.1%。
一氧化碳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濃度值為1.7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0%;臭氧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第90百分位濃度值為19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5%。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18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227天,達標天數比例為62.2%,達標天數比上年增加1天,比2013年增加51天;空氣重污染天數為15天,比上年減少9天,比2013年減少43天。
同時,2018年,北京市地表水水質持續改善,主要污染指標年平均濃度值降低,劣Ⅴ類水質比例下降。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源地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源水質標準。河流I-III類水質河長比上年提高5.9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河長比上年減少13.7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主要任務超額完成。
其中,報廢轉出國Ⅲ標準柴油貨車4.7萬輛,累計推廣逾23萬輛新能源汽車,完成320座汽油年銷量2000~5000噸的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監控改造。完成450個平原村和剩余8家燃煤鍋爐房的清潔能源改造,平原區基本實現“無煤化”。淘汰退出一般制造業和污染企業656家,石化等重點行業實施深度治理,減排揮發性有機物2100噸。
在生態環境保護執法上,固定源方面,全年共立案處罰環境違法行為4929起,處罰金額22956.22萬元。查處重大違法案件1032起。移動源方面,聚焦重型柴油車及非道路移動機械,鞏固深化“公安處罰、環保檢測”執法模式,全年人工檢查重型柴油車216.88萬輛次,立案處罰超標車32.53萬輛次;檢查非道路移動機械15868臺次,立案處罰1851臺次。強化油氣油品監管執法,全年檢查加油站、儲油庫、罐車和油氣回收設施1.8萬座(輛)次,處罰154起。
對于2019年的環保工作,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強調,將繼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努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快建設“天藍、水清、土凈、地綠”的美麗北京,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