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09 18:41:51
每經記者 孫嘉夏 每經編輯 魏官紅
對于外界普遍關心的“究竟什么樣的企業才能上科創板”的問題,5月9日下午,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表示,其認為判斷依據主要有三項:其一是所在的行業是否屬于國家支持的戰略新興方向;其二是是否擁有核心技術;其三是是否基于核心技術展開主營業務,并且形成了穩定的商業模式。
“科創板的上市標準總結為三個特點:輕盈利、重技術、重研發。”徐彪說。
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發表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嘉夏 攝
而在企業上市審核環節,徐彪認為,科創板體現出的重要變化是審核由行政性的力量轉變為市場化的力量。
“什么叫市場化的力量?原先一家企業上不上由發審委決定,關門開會,問幾個問題,出一個決定,這叫關起門來處理。現在首先是由券商判斷這家企業行不行,如果行,券商也要跟投。之后審核時,采用問答的方式,全程在網上公布。”徐彪指出,“所以科創板信披上的嚴格程度,會超出大家的想象,這是市場化改革必然會產生的結果。”
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發表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嘉夏 攝
徐彪是在參加界面·財聯社和天風證券主辦的“2019科創板峰會”時闡述上述觀點的。此外,天風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趙曉光認為,過去PE的投資方法在硬科技時代已經不適用,投資硬科技公司需要有前瞻性的判斷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