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91歲“四叔”服老退休交棒兒子 香港地產“四大天王”時代終究落幕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29 19:50:46

          四叔雖是“四大天王”中最后一個交棒的,但他早已為5000億的產業做好最妥善的安排。

          每經記者 吳抒穎    每經編輯 林菁晶    

          “四叔”也退休了。

          2019年5月28日,91歲的李兆基出席恒基兆業的股東會,這將是其最后一次以恒基兆業主席身份出席,此前一天,公司已公告李兆基辭任公司主席兼總經理,股東會后正式生效。

          隨著他的退場,香港富豪的“四大天王”時代也正式宣告落幕。無一例外,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和郭得勝的財富都來自于房地產業,而今時香港已經不再是房地產的“黃金時代”。

          告別大時代,接過千億商業帝國的富豪二代們,至此走向分野。四大豪門的業務版圖,也延伸至電訊、港口、物流乃至水電燃氣等基礎設施行業。

          屬于父輩們的“高光時刻”已經遠去,這些站上臺前的富豪二代們多數低調、務實,香港或難再有叱咤商業的風云人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平穩的交接

          李兆基只用了十分鐘來與擁躉恒基兆業多年的股東們告別。他因為聲音不舒服,甚至沒有在恒基兆業的股東會上回答一個問題,那首張學友的《祝福》成為他交棒的心聲寫照。

          不用問、不用說,一切盡在不言中......

          是的,不用說。四叔雖是“四大天王”中最后一個交棒的,但他早已為5000億的產業做好最妥善的安排。

          他的兩位兒子,也已經在公司任職多年,言傳身教,早將父親的商業秘籍了然于心。

          這是平穩的交接。很早之前,李兆基就認識到,若想企業王國地位與家族事業繼續維持下去,最好不要分家,因為團結就是力量。因而,他采取了兩子共治的方式。

          李兆基退休后,他的兩個兒子李家杰及李家誠(兩者均為恒基地產執行董事及副主席)將獲委任為聯席主席兼總經理以及提名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的成員。

          在具體的業務安排上,長子李家杰將會掌管內地業務,而李家誠則會掌管香港業務。在恒基兆業股東會上,管理層稱,兩兄弟分工多年,已經習慣公司架構和運作,沒有新的部署,大家不用擔心。

          仿佛是為新帥上任的獻禮,恒基兆業也在交棒當日在北京也拿下了一宗土地:它以30.2億競得北京朝陽區的孫河鄉北甸西村、北甸東村、西甸村、孫河村2902-31地塊,溢價率為23.3%。

          時隔20余年,恒基兆業重回北京。這是恒基兆業新的起點,也是李家杰接棒后的“見面禮”。

          告別“黃金時代”

          李兆基財富的積累主要來自于房地產業。

          二戰結束后,香港人口增長迅猛,經濟發展迅速。為了適應發展,當時香港政府不斷建設新的樓宇,李兆基敏銳地意識到,只靠政府建設樓宇,肯定無法趕上香港民生的迫切需求,他看準時機,想要大干一場。

          李兆基、郭得勝與馮景禧合伙組建永業公司,以低價大肆收購香港一些雖無人問津卻極有發展潛力的地皮,重建物業出售。

          在推銷方式上,李、郭和馮三人也頗有商業頭腦,推出的“分層出售,分期付款”頗受香港市民歡迎,永業聲名鵲起。

          1975年,李兆基成立恒基兆業,此后逐漸迎來他的“輝煌時期”。1990年到1996年,恒基地產的年營收由40億港元升至153億港元,市值由1990年的136億港元跳升到1996年的1325億港元。

          如今恒基兆業的市值是2152.22億港元。

          “四大豪門”的發跡之路大抵類似,香港的經濟騰飛和對不動產的需求推動了他們商業帝國的崛起。

          然而如今香港的樓市已經在高位盤整多年,土地供應也不似過去;在內地,港商的節奏又普遍跟不上大勢,屬于他們的大時代正在揮手告別。

          這些年來,恒基兆業在營收上未有起伏。2018年,恒基兆業收入219.82億港元,與2017年的279.6億港元,下降21.38%;股東應占盈利為311.57億港元,較2017年度的308.09億港元有所增長約1%。

          輝煌難再續

          人們都關注商業帝國的權杖交接,但對富豪二代們總是無比寬容。一代們創業、二代們守業,這似乎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沒有人會要求富豪二代們要做到比肩父輩,守住家財就足夠了。

          “四大天王”中,郭得勝的接班人是最早登臺的。郭得勝去世后,他的三個兒子共掌新鴻基。在經歷過短暫的和睦期之后,郭家三子分崩離析,直至2018年長子郭炳湘去世,爭產風波才逐漸平息。

          新鴻基地產這些年的主營業務雖已延伸至物業銷售及物業租賃、酒店經營、電訊、運輸基建及物流等板塊,但它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物業租賃。

          上一個財年,新鴻基香港及中國內地租賃組合的凈租金收入分別為145.49億港元及35.34億港元,較去年分別增加6%及19.7%。

          這些年來,租賃收入早已超過物業銷售成為新鴻基利潤的大頭。新鴻基的業績一直也無驚無喜,在中國內地的地產開發偶有亮眼的項目,但這是屬于“碧萬恒”的時代,它僅能在商業地產中謀得一席之地。

          前首富李嘉誠退位一年后,長和系在其子李澤鉅的領導下平穩前行。長和年報顯示,公司2018年純利同比升11%至390億港元,是自2013年以來首次呈現雙位數增長。

          但長和這一年來,并不太平。5月14日,沽空機構GMTResearch發布了關于長和的研究報告。在報告中,GMT表示,長和最近發布的年報顯示,長和隱瞞577億港元債務。

          這是對長和嚴厲的指控,在隨后的股東會上,李澤鉅也強勢回應稱,“我們的年報好像電話簿那么厚”,一不留意就會看錯,因此“要讀多點書”才能夠看得懂。

          但長和系這一年來股價不斷走低是不爭的事實。據新京報,近兩年長和股價已經從104港元左右跌到最低72.8港元,最大跌幅已經超過了25%。長和系也逐漸和它的巔峰時刻正式告別。

          李兆基退休標志著“四大天王”時代正式謝幕。那個蒸蒸如上如火如荼的香港也已不再,當“富豪二代”們站到臺上,港島最風云的幾十年也將回歸平淡。

          (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李兆基 退休 恒基兆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福利高清久久 | 在线视频男人的天堂 | 亚洲一欧美巨大中文字幕在线 | 免费国语一级a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日本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