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11 19:39:25
今天,A股強勁反彈,這一次,真的見底了嗎?達哥認為,短期依然不要掉以輕心,一切還要看成交量能否跟上。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憋了太久之后,今天A股終于迎來了強勁反攻,滬指大漲73.59點,以2925.72點報收,漲幅達2.58%,創業板指數反彈力度更強,漲幅一度達到4%,最終收盤上漲3.91%。
個股全面反彈,兩市僅僅只有約50只個股下跌。這一次,A股真的見底了嗎?
前期,達哥一直在文章中說,市場要出現強有力的反彈,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中的一個。一個是中美經貿摩擦出現緩和的跡象,另一個是政策面出現實質性利好。現在,第一個條件還存在不確定性,但政策利好卻已經出現了,這也是今天市場表現強勁的重要原因。
據新華社消息,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允許將專項債券作為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資本金”,同時“積極鼓勵金融機構提供配套融資支持”。這拓寬了以往專項債只能做配套資金的用途范圍,引發市場關注。
這個消息,對于股市來說有多大的關系?普通投資者可能對此有些看不明白,因此今天就簡單跟大家探討一下,這個消息對股市到底有怎樣的影響。微信搜索“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并關注,每天及時閱讀達哥的投資手記。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句話大家都應該知道。要想股市上漲,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就是宏觀經濟出現比較良性的增長。也可以簡單地理解,GDP的增速比較高,股市上漲的概率就大。雖然這個觀點,對于A股市場,也存在爭議,甚至也出現過經濟增速與股市背道而馳的情況。但是,只要利好宏觀經濟的政策,大多數時候都是利好股市的。
而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分別是投資、消費和出口。現在,政府大力促進消費,擴大內需,這一點是比較明朗的。而出口,則面臨著復雜的外部因素。因此,擴大投資,將是穩經濟的一個重要任務。而這一次,《關于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的印發,則正是體現了基建投資的重要性。
市場普遍認為,此舉將緩解重大基建項目資本金不足的問題,彰顯積極財政政策進一步加力提效。
博時基金認為,中央印發《關于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央行加大了流動性投放,財政與貨幣政策均顯示出加強逆周期調節的信號,引導了市場對經濟增長預期的改善。
從今天市場表現來看,建材板塊、工程機械板塊、建筑類板塊,都處于漲幅榜前列。更為重要的是,這一重磅消息,今天激發了渙散已久的市場人氣,前期很多熱點板塊均出現了復蘇跡象,比如稀土板塊、券商股、農業股等全線大漲。
還有一個因素,也是值得持續關注的。那就是海外市場持續走強,這對A股也是正面影響。自從上周美聯儲釋放降息預期之后,近期美股連續上漲。微信搜索“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并關注,每天及時閱讀達哥的投資手記。
同時,北上資金也在持續凈流入A股市場。今天,滬股通凈買入近40億元,深股通凈買入33.81億元,顯示出非常積極的一面。而北上資金凈買入最多的,依然是白酒股。
其中,凈買入貴州茅臺高達10.87億元,凈買入五糧液近2億元,凈買入洋河股份1.48億元。另外,海螺水泥作為基建股的代表,今天也受到北上資金的青睞,凈買入了超過5億元。
好不容易,政策利好引爆了反彈行情,一根光頭長陽線非常提升信心,同時成交額也明顯放大,滬市成交2544億元,這也是近一個月來的最高水平。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市場已經見底,未來將催生一波行情?
技術上看,這一根長陽線的出現,一舉突破半年線、5日、10日、20日等多條均線的壓制,接下來再往上走,就要到60日均線才會遇到阻力。而60日均線在3032點附近,同時也是5月6日大跌留下的跳空缺口位置。
照理說,向上應該還有近百點的反彈空間才會遇到重大阻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期依然不要掉以輕心,一切還要看成交量能否跟上。微信搜索“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并關注,每天及時閱讀達哥的投資手記。
還記得5月10日,當時的反彈力度更強,滬指大漲80多點,漲幅超過3%,同樣非常提振人氣,但是接下來很快就縮量了,最終沒能形成持續性的行情。
所以,有了政策利好,就要看機構們是不是持續“買賬”了。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日期:2019年6月11日
今日倉位:六成
明日倉位計劃:六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